0 r" W* F# Z! i, Q, p) I$ |如果從李氏家族商業帝國未來傳承規劃的角度去看待李嘉誠此次重組遷冊的行為,可能他有以下的考慮。李嘉誠為人稱道的是他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和以此構建的政商關系網。在中國內地,李嘉誠在政治圈可謂長袖善舞,關系網直通高層。在香港地區,他曾獲委任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港事顧問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1992年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上任前,香港立法局9名非官方議員中,有6名是李嘉誠私人“幕僚”,獲聘為長實集團的董事。李嘉誠與匯豐銀行關系密切,曾任匯豐控股董事會非執行副主席達7年之久。這些人脈為李嘉誠帶來諸多商業上的便利。這確實是李嘉誠的特殊資產,是其商業帝國建立的基石,然而這個無形資產如何傳承卻是接班時面臨的巨大挑戰。從另一角度看,李嘉誠的政商關系也不是堅不可摧,隨著領導人的更替,一切都是未知數。接班人長子李澤鉅相比則非常低調,不為人知,他作為接班人淬煉的主戰場從來都是歐美市場,一旦離開父親的庇護,李澤鉅能否玩轉香港和內地的政商圈是一個疑問。這可能是李嘉誠逐步將資產轉移到低估值的歐洲市場的一個原因,此次將公司註冊地轉移到開曼群島,是一種較為穩妥的安排,這也是李嘉誠一向的經商哲學。; U2 d4 c- N5 V- ~, v
, i7 L' ] h& x$ |, E/ f( n另外,香港2014年10月爆發了“占中”行為,經商環境遭到很大的影響,更大的影響是對未來香港前景的不明朗。一方面,如果中國中央政府不斷幹涉香港事務,香港的經商環境前景未可知,制度環境法律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李嘉誠必然想要分散風險。另一方面,“占中”可能會進一步加速中央政府加速確立上海作為更加重要的金融中心的目標,如果這樣,香港的地位進一步弱化,那麽香港的發展空間將會遇到瓶頸,畢竟香港的發展速度這幾年遠遠落後於大陸的很多城市。最後,大陸反腐之風劇烈,港商與過去大陸一些重要人物的關系的曖昧關系變成了一顆不定時的炸彈。以李嘉誠敏銳的政治嗅覺,他理應做出安排,因為這些制度路障,可能會成為阻礙李嘉誠商業帝國的永續傳承的障礙。- Q" A3 S% S) o% f- I
! ^2 F' J8 d+ w* k; u" F3 Y
另外此次重組也是為了將來李澤鉅接班鋪路的準備。李澤鉅和李嘉誠麾下元老霍建寧領導的團隊,分別管理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但如今元老霍建寧年事已高,如果退休會出現一部分業務群龍無首的狀況,此次重組之後,集團業務重新歸類,簡化了結構,降低了管理層元老退休帶來的風險。重組之後如何安排職業經理人和家族經理人,對於商業帝國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7 j) m2 S" r" i1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