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新西蘭嚴重幹旱致奶減產 中國奶業困局有望結束 [列印本頁]

作者: ch350117    時間: 2015-1-23 15:50
標題: 新西蘭嚴重幹旱致奶減產 中國奶業困局有望結束

9 U: A+ a, k* }6 W, p來源: 南方都市報 ; D, b* ]# S7 h2 i8 _- H6 G5 C
" Q9 B6 s! @7 c( r, `& \# [/ W9 a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部長內森·蓋伊近日表示,新西蘭遭遇嚴重幹旱,可能導致該國乳制品減產。值得註意的是,從2015年1月1日開始,維持了幾十年的歐盟牛奶生產配額已經全面取消。德國等多個國家的乳制品生產商已躍躍欲試要在中國擴張。“再加上倒奶事件引起的新一輪奶牛存欄量的急劇下降,多種因素沖擊之下,國內奶價可能又會像2013年年底那樣出現上漲。”乳業圈內多位人士對南都記者一致表示。% s! @! Y8 |  t$ `

9 W# Y$ ~6 Z9 h5 N國際奶價初現上漲端倪
! Z. v% u$ F+ D! ^  n# Z; Y/ [, `, n% q" A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部長內森·蓋伊在本月20日公開對外表示,“近來新西蘭遭遇嚴重幹旱,可能導致該國乳制品減產,新西蘭政府已經對農業灌溉進行多項限制,但地下水位持續下降,而且短期內沒有明顯降水預期,導致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目前,新西蘭政府已經啟動應對幹旱的機制,影響最大的是新西蘭北島南部和南島東部地區,其中後者是新西蘭重要的奶牛養殖區域。
- s) f2 a* Q6 ^/ {9 E6 B& j2 C% ^4 r) n# \- h+ q
這已是新西蘭連續第三個夏季遭遇幹旱天氣。2012年至2013年夏季,新西蘭遭遇70年不遇的幹旱,主要乳制品產區幹旱導致2013年新西蘭國內生產總值減少15億新西蘭元(約合11.6億美元)。另外,2013年至2014年夏季,北島部分地區農場也備受幹旱之苦。4 {2 s  O* x, |% S! Y: L% t
+ c: t. S# _4 @0 n! c2 G2 P* V5 M& s- V$ D
幹旱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牛奶產量的減少,新西蘭乳制品巨頭恒天然日前表示,南島地區的幹燥氣候已經影響到乳制品產量的增長。澳大利亞西太平洋[-0.75%
9 o0 }. v8 A% D; e 資金 研報]銀行調低了新西蘭乳制品產量增長的預期,從之前3%的增長率調低至1.5%。國際奶價最近也略有上漲,全球乳制品拍賣中,奶價上漲了1%,而在此之前奶價已經上漲了3.6%。
3 y. A% }: P; E/ N2 M
3 d4 v& o* W& F* @4 ?' Y在2015年以前,新西蘭面臨幹旱幾乎就等同於拉響了奶價上漲的警報,尤其是2013年,根據歷史資料,當時新西蘭面臨70年不遇的大旱,曾使得國際奶價的漲幅一度超過20%,同時奶粉的價格最高達到5313美元/噸,創造了歷史新高。當時,中國國內乳制品,從奶粉到液態奶全面提價,中國企業給出的原因無一不是“原材料價格上漲”。
! ^! ]" w2 \7 r' h' h: g
* M5 S# F/ d9 E& G& Z) P8 K! G! M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對南都記者表示,“幹旱減產是一種很好的提價借口,可以幫企業鎖定利潤,最終決定奶粉成品的並非原材料一時的漲跌,更多是生產經營的策略,和企業對利潤目標的設定,此前,一罐新西蘭進口的900克奶粉,無論原料多貴,計算運費、關稅在內,到岸價極少有超過100元的。新西蘭奶粉每噸低到2000多美元的時候,也未見奶粉企業主動降過價。”! r+ R5 O' w  ~" ]( }
" s4 Z/ O- p  t- j' I
乳業咨詢機構普天盛道董事長雷永軍對南都記者透露,“中國企業大量從新西蘭進口原奶,有些大型企業每年的進口量就有十幾萬噸,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口,這種對新西蘭奶粉的依存度太嚴重,而且還會更加嚴重。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也是導致國內奶源一直在減產的重要原因。”5 |) ?- B4 q$ @7 t# G

( c3 G: |( e: R: A5 a. y, C/ e6 j中國奶價走勢仍難測1 i6 a8 F) V& F& K0 L6 m* X

3 K3 N5 D( I+ W6 P相關數據顯示,每年全球有1/5的出口奶制品都被運到中國,此外,根據此前中國海關公布的歷年數據,近三年中國進口的乳制品超過70%來自新西蘭,最高時達到80%。- K' y/ W5 Q: `

. D- ~; }& X8 D: ^1 D" Y" r) h有不願具名的農業部專家對南都記者表示,這幾年國內奶牛的存欄量一直在減少,此前發生倒奶殺牛現象可能會加劇這種減少,目前國內企業對於新西蘭的奶粉依賴度太高,未來新西蘭減產加上國內存欄量急劇減少的共同沖擊下,國內的奶價可能又會像2013年年底那樣上漲。# {; U" r" t! o& v" f- O2 p
  r* ?: ?# Z2 g3 e& }
但是,市場瞬息萬變。9 h% D  V0 Y! F$ r; C

- Q! }/ l' R$ V從2015年1月1日開始,歐盟區牛奶生產配額的逐步取消,恒天然以及整個新西蘭乳業對於國際乳業的影響力相對下降。
& M7 c; F6 N; m  Z( M# {
. u7 U# T% l, l" ~8 e5 y8 [) ?5 I有歐洲投行的分析師對南都記者坦言,“歐洲的乳制品需求多年來就停滯不前,而歐洲的乳企還有奶農只有把希望放在需求不斷增大的新興市場,其中主要包括中國市場,尤其是,現在歐洲對俄羅斯的物資禁運(其中就包括了各種乳制品),更使得中國幾乎成為歐洲過剩乳制品的唯一‘救命稻草’。未來,歐洲乳企的策略是不斷增產,到中國去賣,原來被配額制限制的產能也會釋放出來。如此一來,即使新西蘭減產,對國際奶價的影響也會比以前要小。”
9 `* I( ~* z% x3 k  W+ @0 `- R
& O: ?  `' r) [+ v0 o, d2 m而歐盟區的專家對於新興市場也確實心存樂觀,他們認為歐洲乳制品發展前景良好,此前有一份來自歐盟委員會的預測認為,到2024年乳制品的全球需求平均每年增長2.1%,同時,對進口乳制品需求最大的國家依然會是中國。
. l' a# _$ F& K8 Y, n' _6 O! r$ X2 m' F5 N, m  }; N
凡此信息頗具沖突互補性,南都記者多方了解到,目前,中國各大乳業廠商都開始持觀望態度,密切關註市場走勢。而乳制品期貨市場已經開始異動,變化才剛剛開始。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