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誤入叢林」的晨星 明年成IC設計伏兵 [列印本頁]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0-12-29 21:09
標題: ■「誤入叢林」的晨星 明年成IC設計伏兵
■「誤入叢林」的晨星 明年成IC設計伏兵
% ^! r) r7 e. j) A% j
- _& q" i, U0 y, x
& `0 Y: Y! B5 l) P, s文.張宜芬、王大宇# j  d& K1 M9 R& l; q
* ~8 }8 S( F) J$ G
晨星上市前夕被媒體以「5大疑慮」質疑,法人說明會格外引人注目,董事長梁公偉一一釋疑,未來晨星將多元化發展。
. E  A1 S3 H, e1 O$ K% d
( ?7 }, J+ P3 h針對媒體用放大鏡來看晨星上市一事,梁公偉感歎,晨星好像「誤入叢林」。梁公偉說,從晨星準備掛牌到終於要上市,真的相當辛苦,而整個過程更是「高潮迭起」。由於市場看好晨星是IC設計龍頭公司聯發科(2454)的強勁競爭對手,而且就在不久前,媒體報導質疑晨星上市一事,使得法說會特別受到市場矚目。& p; X* W$ c& o, g, h& w: l
1 ]" D; Z- X$ i+ I
■釋疑一:董監持股逾5% / ^' X; p) T; N0 R. x
7 s! G5 W5 `9 _& R8 P
員工持股約50% 針對媒體質疑晨星現在的董監持股比率不到1%,創下台股上市掛牌的新低,未來董事會能否與公司禍福與共。梁公偉首先澄清,很多董事的持股是以子女及配偶的名義持有,嚴格說起來,晨星的董監事持股超過5%,與同業相較並不離譜。 梁公偉指出,晨星的股權滿分散的,因為晨星引進的大股東、法人股東並不多,晨星希望打造一個員工所擁有的公司,因此,晨星作很多員工分紅配股,目前晨星的員工持股大約50%。由於公司的穩定度取決於股東,因此晨星以員工為股東,若員工認為經營團隊做不好,經營團隊就應該下台,梁公偉表示,晨星其實是參考國外獨立董事的作法,不希望由少數的經營團隊控制了公司的股權。
( M1 X: T5 i- A* Z8 o4 G7 q0 @3 ^$ _! I; F
■釋疑二:創辦人持股轉讓為個人理財 & ?, @' i: E4 h; m9 l

4 k5 c& q  o- K: U未在市場賣 針對市場質疑為何晨星的創辦人之一史德立在今(2010)年前3季一口氣大賣9639張持股,價值逼近30億元,趕在上市前大舉釋股,原因何在?梁公偉表示,該位創辦人並不是在未上市市場釋股,並強調這是這位董事個人理財的一部分。
: u& x* ]2 |7 b" J. o% {! m5 m$ Y  n& W' q# `# X1 j  N
■釋疑三:承銷價一改再改 0 X" c7 }. T9 \; [+ S9 X

* `. N  T; n1 n4 J4 k& @& F0 U, U與承銷券商討論調整 晨星承銷價一改再改,創下一共改了5次的歷史新紀錄。影響到未上市股票的行情,晨星則強調,承銷價是與承銷券商不斷地討論調整才定案的。這次法說會,晨星確定將以每股300元掛牌,將募集96.6億元資金,上市後晨星市值將達1453.2億元。4 a: c: Y6 P+ A

* S& U0 T& k# T9 i- A; B■釋疑四:打組織戰 1 e4 z1 O9 q8 l! E

5 r( F; W( G$ V* U6 Z/ W5 x創業夥伴退居二線仍有貢獻 晨星三位創辦人退居二線,梁公偉獨撐大局,能否通過考驗?梁公偉表示,晨星於2002年創立,幾位創業者,長年下來工作相當辛苦,其中一位創業夥伴因為長期使用電腦,手肘得了職業病,雖然他繼續忍痛打拚,但是也想休息了;另一位創辦人則是身體需要長期調養。晨星掛牌上市,有些夥伴低調,想要退居二線,但他們對公司仍有貢獻。更何況晨星公司規模已大,必須打組織仗,且長期下來已經發展出企業文化,可以在新的市場攻城掠地。
& j. A7 L4 Q6 X7 G* w2 Z0 b  o& c/ D) R
■釋疑五:員工流動與生涯規畫有關 健康正常
7 H% s  |1 w3 y  I# y" c6 `; b7 t: n; [, x' v' U
在晨星上市掛牌前夕,2個月內員工出走了100多人,晨星的競爭力會不會受到衝擊?企業文化能否調適?對此,梁公偉則以輕鬆的態度強調,這是健康、正常的現象。梁公偉強調,今年員工流動的情況,比往年相較,增加的幅度並不大。而且事情已經發生了,衝擊已經過去,未來已無太大隱憂,員工流動的影響有限。 在上市前法說會中,梁公偉仍維持晨星一貫的神祕色彩,對於法人及媒體關於財報數字或訂單變化等提問,都沒有說清楚講明白。當然,晨星被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視為最大敵人,不是沒有原因,因為晨星在商場上的作戰,一向是以「蟄伏而後動,動則立取敵人要害」聞名。& X' i, W  }0 p1 T

+ \+ E0 d4 }  `! [" S( b7 B) y晨星2003年進入監視器縮放控制晶片(Scaler)市場,當時該市場是由捷尼(Genesis)及瑞昱所分食,晨星團隊出自於世大,對於如何減少晶圓廠中不必要的製程、用以降低單位生產成本很有一套,所以一出手價格就是對手的60%。但此價格對於捷尼及瑞昱來說,賣一顆幾乎就賠半顆,隨著晨星市佔率逐步放大,透過經濟規模將成本降得更低,價格就會壓得更低,如此,捷尼及瑞昱最後都因不堪虧損而退出市場,晨星等到拿下Scaler市場過半市佔率就停止降價策略,開始利用製程微縮擠出龐大獲利。
5 z" v$ J( @: b6 q+ H  g( ]
  Z2 x6 l$ s' l■晨星低價戰法 揮軍STB晶片及觸控IC市場
7 V' n7 q8 \7 @7 @) `. E- h; J; l
晨星2006年決定進入數位電視市場時,也用了相同手法,而且看準了全球液晶電視組裝重鎮將移往中國大陸,直接找上電視組裝廠合作,不僅擊退了當時數位電視晶片最大廠卓然(Zoran),也擠下了泰鼎(Trident)成為全球最大數位電視晶片供應商。; P2 E' d  R$ l$ Y7 [
9 I( i* T5 }) ?6 v0 m7 x: h& [
晨星在2008年開始跨足手機基頻晶片,當時正值聯發科以低價搶進山寨手機市場,晨星的低價策略遇上了同樣打低價策略的聯發科,本來注定要來場生死戰,但晨星當時手機晶片設計出現問題,最後只好先將市場拱手讓給聯發科。直至今年下半年,晨星的手機晶片總算解決了所有問題,一出手就以低價攻入聯發科前10大客戶,雖然現在出貨量還不算大,但明年成長性的確很值得期待。- r% L; [; x3 @( k7 m8 H3 q

4 ?% S4 a8 N' \+ h" k7 u/ N梁公偉指出,將來在手機晶片及STB數位機上盒領域,相信晨星也同樣可以後進者之姿,後來居上,擠入領先者行列。針對部分法人質疑晨星已是電視晶片龍頭廠,市占率第1,未來再成長空間有限,梁公偉表示,電視市場每年仍有15%成長性,且在新功能加入下,晶片用量會增加,多了很多機會,如IP TV、多媒體功能、連網功能等,未來晨星在電視晶片方面的營收仍會持續成長。晨星未來布局,主要以4塊領域為主:電視、行動通訊、數位機上盒STB、RF ID等。 晨星手機客戶主要來自大陸,未來亞洲客戶穩定後,再繼續開發世界級客戶。梁公偉指出,明(2011)年上半年將推出3G產品、未來還將進入智慧型手機領域。由於手機產品的差異化主要是在多媒體應用方面,此為晨星的看家本領,過去晨星在電視晶片領域已累積很多技術,希望將來在大螢幕(電視)、小螢幕(手機)能夠大小通吃。
) ?9 o+ U1 {7 f& |8 e7 X/ C5 U
. f( v; Q4 H1 ^$ ^3 ?1 E,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 539期; 訂閱理財周刊紙本雜誌 】  2 b- d. [- t# \2 H
& ^3 k& i6 @. [) j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0-12-29 21:11
本文章最後由 歐陽 於 2010-12-29 21:14 編輯 " i7 U* Y$ j* C! `; X

5 p6 s( U) J' a9 z! C$ K& J參考參考" t, [. V/ D0 d: U+ G$ N4 L

2 ?/ m% ~% Y( `& u4 i% } $ e- L* P/ f/ a% g9 @0 w0 \1 w
股市諺語:行情在絕望中產生,在猶豫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熱望中死亡。
: X3 x9 d- ]! g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