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房屋用市價課稅 你贊成嗎 ?
[列印本頁]
作者:
jerry03111
時間:
2010-12-22 17:55
標題:
房屋用市價課稅 你贊成嗎 ?
本文章最後由 jerry03111 於 2010-12-22 17:58 編輯
1 ?" {% H/ X9 ]7 R0 k* @
X; a$ h7 f% u
貧富不均 肇因我用第三世界稅制
1 i9 C, n% T* T' P* m! q. l# c
【市價課稅才是最公平的作法】
, Y- K; T( z4 [; E4 j% V) l
, Y- H* @1 s# K% P
「這些五花八門的稅,實在是疊床架屋,稅目愈來愈多,但財政部始終不敢也不願碰觸市價課稅這最公平的作法,」觀察李述德最近有關配合打房、健保修法等的發言與規劃中的稅改,資誠稅務暨法律服務部合夥人林宜賢說。
4 g6 v5 y% Q/ M+ G* ?) n
! {& z8 y/ d7 r7 V! J% B
林宜賢不僅是合格的會計師,曾受財政部委託研究、比較許多國內外的稅制,他還協助世界銀行執行有關台灣透明度調查的工作。「台灣的政府組織透明度有進步,應該要進一步提高市場透明度,才能朝已開發國家邁進,」林宜賢解釋,市場透明度就是要讓交易資訊更透明。
/ y7 N2 c N8 _: A7 B7 H
! v8 {+ O" b$ D( B' `3 [
【房價漲、空屋多,空屋稅、空地稅卻收不到】
3 F; J' q$ D* l/ h7 }$ p( w# }; d
; b R! O4 I# Z, o5 P
其實,台灣在95年通過的最低稅負制是相當好的稅法,但問題是有太多的租稅優惠,包括停徵空地稅等,這些都只要財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准即可,根本不需要經過立法程序,爭議小,且馬上就可以做。
7 {2 [4 ^/ i: p% e- J
* k* E8 f8 M3 B1 H, i2 P
台大前管理學院院長張鴻章說,「你去算算自來水公司、台灣電力的靜止戶,就可以知道台灣的空屋率有多高,完全是投資的浪費,但房價卻漲成這樣,」他失望地指出,空屋稅、空地稅收不到,是兩黨惡性競爭的結果。
7 k. K' v ?9 V1 O
8 c6 j+ q8 ~& x3 e a$ u0 f2 H& X
「採用市價課稅有這麼難嗎?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房屋、土地交易都是採用市價課稅,用評定現值課稅是第三世界國家的作法,」林宜賢不客氣的說。
7 h7 ^" a* u" c
. Z, H5 Q u' W8 R R7 ?: @. |* H
【地政士的關鍵角色】
) g' x! \1 ?/ A5 V- M, M' F
( q8 Q& `( L: d, c! c& b: [# g
林宜賢建議政府「不要老是想著如何對付納稅義務人,要納稅人自己完全誠實申報,應該把市價、實價的呈報責任,交給有收專業工費的地政士與金融服務人員。」他解釋,在國外,土地代書、銀行放款人員一定都要按照不動產的實際交易價格作成契約,負有專業責任。
# t, _% j4 q* F2 @
9 y% O; V% G" x/ R0 U
他說,其實把市價課稅跟最低稅負制結合起來,就是相當先進也公平的制度。
) b/ m2 c' G: H" B0 U9 u. w5 Q Q7 Y
$ f9 w6 A. p+ U% z
【市價收集應擴大】
l# W- ]" J& g; r7 h0 b
5 @$ w% l$ |. a1 R) h$ C0 a
林宜賢也提醒,對期限內過多次數交易的課稅,其實也很容易產生人頭問題,更會有認定上的糾紛,最後可能是課不到想課的稅。
( x" Q; D) ]2 ~. S' G5 @2 b0 [1 R
* ?0 }$ B) q( z
他說,其實財政部已經走出去一小步了,現行用評定現值的課稅方式,也是要財政人員去收集市價資訊以後,再打折算出一個公告定價,那為何不乾脆把市價收集的範圍擴大,也賦予地政士等收專業證照費的執業人士一定的責任,就可以用訪查出來的市價課稅了
/ o2 S! i% x, F7 @- l- k$ B
, e) v; W- E+ U- L, F7 j2 M1 B, o
* `6 i( p! L! J4 q' W5 P' @8 S9 a
----------------------------------------------------------
) P2 Z( j1 C+ E, |( ]+ w& k) q
3 J' _/ q8 k3 t6 ?! X n4 w
講來講去還是要老百姓拿錢出來!
% y" h( I1 p# J' Y/ S; Y) I
. T- _. B. z7 r U/ y: n
財團炒地? 遺產稅? 贈與稅? 健保費? 政府官員福利? 薪水?
, }, X: i( r3 z# V& t9 t1 b
5 A, u- m. K& @, {
小弟的拙見不知道是否正確,用市價扣稅,奇怪,我住我的房子住了二三十年,每年花多少錢在養我這個家,等到覺得市道好,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找到合式買主,想把房子賣了,換個好一點的新房慰勞自己上半輩子的辛勞,也當作我當初運氣好,買到一個好地段的房可以讓我小賺一筆,結果政府要用市價扣我的錢,請問,政府這幾年有在幫我養房嗎?
' f( Z$ X k- q' q5 R" N
2 j% `" t. E$ a6 M4 m
如果單純只是打房,應該針對近幾年,甚至近幾個月,頻繁買賣的"投資客",來課以"重稅",前陣子新聞不是常報幾個"大咖",為什麼政府不去介入? 不是為了方便,就一竿子打翻一艘船的人,有錢人被課稅沒差,辛辛苦苦養個房子有機會換好一點的房過下半輩子的卻遭池魚之殃,這不是很怪?
$ w% n7 x- k% k3 [; [% D- V
' e" C+ N' x6 N
另外,父母給小孩錢,一年超過一定的數,要課稅,父母買房給小孩,也要課稅,我不是經濟學家,不知道這個道裡是甚麼,單純用一個老百姓的觀念,一家人的錢、一家人的房,互相轉移,為什麼要繳稅給政府?
! v' K7 J$ y' @1 X2 ?8 h7 x4 M5 E/ T
2 K* g" R D' ~- r; E7 S
為何政府不認真處理"自住"與"投資"的界線,對症下藥?
3 V. Q$ c' }' C3 \! @$ p' k6 i7 X
* J8 j5 l4 a+ b: u( n2 |
套句朋友常說的,台灣老百姓真的太善良了!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