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X- i: K( C如何善用溝通四元素 " b# _3 a W$ |% _; s, w" i J" }當情緒冷靜到可以聽與說時,就可以進行所謂的輔導性、教育性的介入,可以思考上述的「溝通四元素」來進行運作:( |9 F$ J; j% p$ N
) W( r8 y% v5 h; r1 A- h2 ^ 引導孩子表達自己與接收他人9 u0 K; m2 r3 z1 v9 j 爸媽可以鼓勵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且孩子們也可以安心地在不被批評的情況下說出來,但由於幼兒表達口語能力有限,這時候爸媽可以試著幫忙孩子把心裡的話說出口,讓孩子確認自己原來想要表達的意思,這樣孩子就會一次次學習到如何表達。(例如:原來你去弄哥哥的積木,是想跟他玩,但他不跟你玩,你就生氣才故意把積木踢倒:說出前面的善意,但也指出後面行為是因為來自於挫折。) 5 ^8 |) q1 M6 R& C" c* G! o5 B* |( T+ ~( L1 `/ k) G7 v 如何學習尊重彼此的界限 - o6 ?' M9 n3 |爸媽可以試著這麼說:「你們最近常為同樣的事情吵架,我們來討論看看,有沒有好一點的方法,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可以不用吵架的方式。」7 H1 H( V( g( Q0 p5 V. g7 o! s" [2 h
' K) x7 L0 Q+ Z6 Q: M 如何讓「愛」在對話過程中連結9 {, B7 t [) I0 x& n) R* Q+ ~* Z 爸媽可以試著這麼說:5 b3 M# l: r! n! u
1.「雖然妹妹的方法讓哥哥不高興,但妹妹是喜歡哥哥,想跟哥哥玩的。」6 i; N# o0 e n& E" ]2 s5 G/ L
2.「爸爸媽媽希望你們能討論說話,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愛你們,我昨天還看見哥哥幫妹妹買冰棒,哥哥也常照顧妹妹。你們吵架了,沒關係,我們要學習怎麼好好相處。」 ! u. u2 M- x1 t, X& R , v3 h- J! L2 {6 P堅持度高的孩子,吵架永不妥協? 7 y2 K# a# Z) v3 {6 G5 P& H; i固執己見、爭辯、不肯輕易妥協認錯與有所堅持、勇於堅持自我想法?到底有何不同?堅持度高的孩子是不是即使與其他孩子發生爭吵,明明知道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卻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聽不見其他人的意見與感受?又該如何引導協助他們呢? 1 M, S0 |3 i& j! k6 y7 K; [6 ^( g0 l" X 固執己見可能是自信心缺乏的表現 ) _0 Z3 p/ H)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饒怡君與莫茲婷所長皆認為,對自己有自信的孩子,往往在想法上也能夠展現彈性,反觀過於執著自己意見的孩子,無法靜下來聆聽他人想法或意見的孩子,某種程度上是缺乏自信心的,正因為他對自己缺乏信心,才必須用盡全力去捍衛自己的想法,彷彿是只要放棄自己的堅持,他就會一無所有了。 : f! S* h; ~& `8 M+ B2 V% U/ w. o/ t, i. [) ^" F# C 越缺乏安全感,越想控制全局! ; z0 {( m- g9 |4 X, a5 q4 l. I饒怡君臨床心理師表示,如果孩子跟兄弟姊妹互動或遊戲時,總是固執己見、幾乎從不妥協,爸媽也可以試著回想一下,是不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曾經歷讓他本身完全失去掌控的狀況,而在那個失去控制的情境下,孩子同時經歷了深切的無助感,因此,他現在才必須藉由凡事要握有高主控權(控制感),來慢慢修復自己的無助感。" k* L9 t$ E' v5 }5 }" t
$ b2 S' q u( H T& i如果爸爸媽媽發現孩子真的是受到過往經驗的影響,可以試著跟孩子談談那一段過往經驗,安撫孩子受傷的心情,並告訴孩子如果他再遇到相似的情況,他現在長大了,也更有能力了,可以怎麼做;或著是在下一次孩子又出現不肯妥協的情況時,輕聲地安撫並問問孩子:「你是不是因為擔心像以前的狀況再發生?所以,你現在會覺得要照著你的想法做,才會讓你比較安心呢?」3 B. t0 p6 p'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