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6 r' X+ ^. k- X2.自律性較高,情感上也比較獨立,不容易受別人的影響。6 i C% ]1 [9 ~: A
* p( |! ~! T9 N' w. I+ M% D
3.喜歡涉獵知識,很願意運用和分享他所學到的知識,擅長做邏輯分析,他們未來的學業表現通常不差,IQ一般說來也比較高。 8 s: n/ ]( ?/ X) c2 p 3 ^1 }! G! b! `' P5 I+ T+ z. k
4.愛思考,未來在訓練獨立思考方面,比其他孩子來得容易。 & z4 M9 j$ r4 R5 `" ~ 3 h6 p/ s: m) e4 V缺點:$ a. X) P3 h7 z: j$ F* j* g3 r
1.人際能力非常弱,不只限於與人互動,而是包括人與人之間所有複雜線索的辨識;例如不懂得察言觀色,無法從別人的反應了解對方的感受、心情,常常不知道別人正在生氣、傷心,所以很容易傷別人的心,照顧者也會覺得孩子特別難教。) b0 W1 \* i$ ?8 \8 x: @3 j5 }6 `/ H
9 `; |# L, B' A+ b" z. t2.會從曾獲得的知識去理解所謂的「禮貌」,但真實人際互動過程中的禮貌則很難學會,有時甚至有點「白目」。例如,有個叔叔在電梯裡放屁了,他也知道那是媽媽的老闆,在大家覺得尷尬、不好意思說話的時候,這個孩子可能會開口:「叔叔你為什麼放屁,放屁沒有道歉不禮貌喔!」因為這就是他以前習得的知識。 d. `" `2 Z( M) b" b4 c C3 D
& c! e; C2 O* e- X# G3.這類孩子給人的感覺很一板一眼,待人接物的彈性很低,做什麼事情都非得照著自己的意思做,堅持度很高、很固執,例如:喜愛的玩具一定要搶到手,搶不到就倒在地上哭鬧,這種只有一個原則的性格,很容易拉長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時期。 % {( @: D) i2 o+ d6 [/ ~7 B ; j% X1 T- B3 a' X4.較難融入團體,但其實他們本身也因為討厭別人突如其來、預期外的舉動,而比較喜歡自己一個人玩。) {. u5 E3 a6 X/ v4 B# R9 s' k
9 \1 `1 U1 g' A$ ^7 ` 感性培養3步驟1 b9 V: P* Z& }' r; |) B; n* U1 B
王宏哲老師指出,為高理性寶寶培養感性,有3個重要的步驟: , n9 P' e d9 D1 K6 b: { 7 u4 s0 Y _) S* L- k 1.培養感覺 & s* c g3 ]- R) \( R2 }" b+ ^培養感覺,必須把握0〜2歲的感官運動時期,從小帶孩子多運用感官去接觸這個世界,因為他們不可能從父母的言教裡培養出感性。例如:摸沙、摸草是一種感覺,摸完之後訊息傳到大腦,產生喜歡或不喜歡的情緒,那也是感覺,撞到東西會痛,欺負弟弟時媽媽眼睛會瞪過來…,這些都是感覺。# s$ |( ~: Q+ L( [/ S
8 w& y" v" _- |# T) B1 p基本上,感性的養成會從培養感覺這件事情打好基礎,再慢慢進步到覺知和認知的部分,1歲多以後,感受就會慢慢從感覺當中發展出來,是一種更複雜的心理狀態,例如:被罵了會傷心難過,或被爸比媽咪抱了會開心,都是一種感受。! B+ Z s1 G1 x& k
5 j" z" g' R4 j g6 i) ` v0 Z. q2.生活體驗/ P7 V9 r o& s" o+ m& y' H
帶孩子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經驗,因為只有體驗才能衍生出情感上的交流,例如:去故事屋聽故事,可以跟老師有很多互動,或參觀博物館、踏青、聚餐…等,更重要的是,爸比媽咪一定要跟他分享這次體驗的心情、心得以及看到了什麼,這是很重要的步驟。8 q; p+ K2 m4 L$ M, h( `$ i0 k# g
! i8 \# N9 I% S+ k9 ~* J! E
另外,與動物接觸或飼養寵物,也可以讓孩子學習「付出」這件事情,很多家長常問養寵物最好的時間點是什麼時候?王宏哲老師建議,約3歲以後,等孩子的同理心較為成熟時,會比較適合。有了這些生活體驗,孩子的感受性會比較強,是感性發展的一個重要元素。" ^2 K# M" T! R% o* Z
* |" ]6 e$ J/ ^7 w2 A3 p3.學習表達 * u+ Z. W8 h5 C, W& N% w表達就是要把自己的感情說出來,因為不說出來,誰也無法了解你的想法,不懂正確表達的孩子,通常只能靠宣洩情緒來表達自我,對情緒發展亦有不良的影響。 2 n6 k$ M7 U' e8 z / ~- h0 o: y' I+ K
東方人和西方人的差別在於,西方人可以將情感表露無遺,不會害羞、不吝惜說出「我愛你」,如果我們從小沒有這樣教導孩子,孩子的情緒發展就會停留在簡單情緒的處理,但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其實會產生越來越多的複雜感情,包括尷尬、忌妒、矛盾…等,王宏哲老師提醒父母,4歲以上的孩子需要常常練習表達自我,鼓勵他們把感覺講出來。 4 S& ]' y8 m0 K/ h: j* {, g, |: x+ U , y9 H, [" }3 i& v( `0 q
例如:為什麼不開心?2歲半的孩子會說:「我生氣,因為他搶我東西。(簡單情緒表達)」4歲的孩子則會說:「因為我最好的朋友去跟別人玩,所以我不開心。(複雜情緒表達)」7 v$ z! {3 A8 p0 a4 r
" S. }2 L4 C% @8 |- l
當一個4歲的孩子不開心卻只會發脾氣時,爸比媽咪就要反過來檢視自己的教養,是不是總是只用禁止情緒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可以在這麼多人面前生氣嗎?」「可以隨便發脾氣嗎?」卻沒有訓練他們適當地把心情表達出來。從小缺乏練習的孩子,長大後也會不喜歡談感覺,他的感性能力自然比別人低一截。 3 d' Y" {% O3 E : _1 F+ a; m8 [, s/ w o給爸比媽咪的建議 $ x4 b/ ?5 k$ x4 M, ^$ o楊鈺瑩老師建議,爸比媽咪在與高理性寶寶相處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s4 S' I0 p3 y' E
3 X! V5 y( y! \+ O2 ?- o } 1.盡量讓孩子接觸同儕" b1 t3 f( u2 M( C1 a, C
高度理性的孩子本質上不想與人互動,他可能會告訴你,他比較喜歡待在家裡看故事書或是打電動,父母通常對於打電動這件事比較有警覺性,但是對於愛待在家看書這件事,反而可能覺得很棒,不會想把孩子拉出門去走走。 7 p) D3 i( i+ i% O9 b9 z - ~; v" T' x) f可是,如果孩子每天都只看故事書,幾乎沒有朋友,這就是一個警訊,因為如果他不擅長與人相處,將來也很難找到自己立足的一席之地,因為在這個社會上,舞台通常是別人賦予你的。, M. z- {6 T3 R1 H8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