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高房價跟孩童不愛閱讀有什麼關係? [列印本頁]

作者: dmk    時間: 2014-6-5 12:21
標題: 高房價跟孩童不愛閱讀有什麼關係?
高房價跟孩童不愛閱讀有什麼關係?
2014/06/05  中國時報【WaCow╱家庭主婦】

原本是政府想要行個便宜討個乖的合宜住宅,果然如大家預期,是政商勾結財團牟利的索賄平台,雖然房市這幾年撐得辛苦,但是在利益共生的堅強結構下,說要崩盤也不太容易,老實說就算跌個30%,相對低點也未必代表大多數的人有能力進場。

這兩個禮拜帶著孩子到台東自助旅行,停留在一個鄉鎮都有四五天以上,我們騎著自行車晃晃過生活,然後一定會到當地的圖書館和國小走走。鄉鎮圖書館的設備都算不錯,兒童閱覽室寬敞通風,不論是繪本、橋樑書或各種語言書一應俱全,藏書不舊,幾個月內的都還有,然而好幾次去都是空空蕩蕩,常常都是我們母女包場。台北的圖書館倒是人山人海,書籍借閱率看起來不錯,但相較於整體學童的比例來看,借DVD的說不定還更多一點,不論城鄉差距多大,看起來孩子不愛閱讀倒是共同的現象。

這兩件事情應該都不令人意外,但其中的關連是什麼?

我們說是教育出了問題讓孩子們不喜歡閱讀,所以學校機關全體總動員,鼓勵孩子們借書閱讀,訓練寫閱後心得。這個舉動立意良善,但我總認為這樣是獎勵了原本就喜愛閱讀的學生,或藉由這些功課讓孩子「嘗試」閱讀行為(我想閱後心得應該抹殺了不少閱讀動機),但能夠真正引起孩子興趣的都不是這些小小獎勵或規定,而是有人「陪伴」著一起發掘閱讀的樂趣,在過程中享受閱讀時光,漸漸地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份

那個陪伴的人應該是誰呢?討論下去之前,先摒除一些特殊情況的族群,我們先假設大多數的父母都「願意」陪伴孩子。至於有沒有這個能力,我認為只要會正常表達的都有資格陪伴孩子,這裡的陪伴不是「教」,指的是一起專心花時間在彼此身上。

當一個家庭的收支攤開,負擔最重的就是安身立命的房子,多少人因為想要有自己的家而必須出賣自己的下半輩子?在台灣找得到理想工作還算幸運,若想早幾年還清貸款,有的還必須遠赴他鄉分離兩地,雙薪打拼的生活讓家庭功能瓦解,孩子在安親班保母家,睡前團聚大概也只剩下說晚安的力氣。這樣的情況很類似:房子(硬體)有了、家(軟體)沒了;圖書館(硬體)有了、人(軟體)沒有

在薪水不漲的狀況下,若房子的支出(不論租或購屋)成本能大幅降低,經濟壓力自然就變輕,物質慾望相較之下能夠計畫控制,賺多少花多少,不被五斗米綁住,就擁有更多選擇權,掌握自己生活的內容和品質

舉例而言,隨著東部鐵路電氣化準備開通,不少台東人已經看到房價高漲,外來投資客大批買地蓋水泥度假社區或咖啡店,讓在地人越來越無法負擔房子成本,更別提經營民宿或特色商店,電氣化帶來的好處仍然落在擁有優勢的大小財團,他們創造的工作機會,絕大部分是必須付出大量時間勞力的服務業,對於想要維持生活品質的在地人而言,這樣的選擇等於沒有選擇,日子過的不見得比較輕鬆。

簡單來說,家庭結構瓦解、功能失衡,才是所有社會問題的起因。不愛閱讀不只是教育問題,更反應出現代父母照顧自己無能為力、照顧孩子力不從心的普遍因果。不是每個人都想追求豪宅,更多80%的人只想安穩的有個家就好,此次揭弊或許不能撼動積深已久的房價問題,但終究是個開始;身為父母的我們繼續努力的同時,別忘了隨時檢視一下自己心中的優先排列順序,陪伴孩子是第一順位嗎



作者: 睿依依    時間: 2014-6-5 12:43
真的是這樣呢!
多想多陪陪小孩,
只可惜還要還房貸,所以咬牙撐著,再怎麼累,睡前還是會念一兩本故事書給孩子聽,多少安慰一下....
作者: cherry.tsou    時間: 2014-6-5 12:54
個人非常認同這一篇文章的論述,我覺的小 孩子的教育很重要,除了物質上的供給,親情上的陪伴也很重要。
同時,價值觀的養成更重要。因為觀念會影響之後的作為。這不是在短時間以金錢或是打罵內養成,而是需要長時間的身教、言教然後建立起來的 。以上是個人微小的觀點,與各位大大分享之。
作者: Asher    時間: 2014-6-5 13:47
現代的父母真的很難為。想給小孩好的物質,辛苦的賺銭。卻又抽不出時間或忘了要多陪陪小孩。
作者: 紫薇媽咪    時間: 2014-6-5 15:23
我有個辛苦的童年,生了孩子又沒勇氣面對,看到小孩就想到可怕的童年,只好逃避。
等我生重病,才開始學會慢活,願意陪伴孩子一同成長,把生病前對孩子的打罵改成耐心溝通,教她的話我只說一次,不作好的話她自己承擔後果。原先都是用打或罵,現在是細心的解說,讓她了解。跟她說,就算被我糾正錯誤,也不要感覺心情不好,我只是要求她知道作錯事的後果,盡量不要再犯。
四歲的孩子看我病了,一夕間長大,變得更懂事,更貼心。我對待孩子的態度改變了,孩子也進步很多唷!
作者: jishun    時間: 2014-6-5 15:56
本文章最後由 jishun 於 2014-6-5 15:58 編輯

真的是這樣嗎?
為了要繳貸款,就一定會犧牲去圖書館?
為了要繳貸款,就一定會讓孩子的閱讀跟著陪葬?
為了要繳貸款,就一定會..........

我們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社會上還有很多家庭連吃飯都成問題
但是也培養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孩子,不是嗎?

經濟問題當然是個大問題!
但若要說到孩子的教育
重點應該在於有沒有"心"吧!

難道事事都要跟房價扯上邊??
~矮冬星受~

作者: 文兒    時間: 2014-6-5 16:58
只能說生活是自己選擇的,結果當然也得自己承受,選擇了又來抱怨,其實沒有必要。
作者: dmk    時間: 2014-6-6 09:59
jishun 發表於 2014-6-5 15:56
真的是這樣嗎?
為了要繳貸款,就一定會犧牲去圖書館?
為了要繳貸款,就一定會讓孩子的閱讀跟著陪葬?

作者的用意是希望大家多花些時間陪孩子閱讀,
不要為了房貸的負擔出賣自己的下半輩子,也犧牲家庭生活。
以最近在捷運發生的社會案件為例,當事者的父母從小到大都想辦法讓他念最好的學校,
學業方面表現優秀,現在也是念到大學了,但很遺憾父母真的很忙沒時間陪他成長,
小孩在缺乏父母親的愛及家人的陪伴,以致發生憾事。
我想一定沒人希望辛辛苦苦將自己的小孩養大,最後卻造成自己及他人家庭的破碎及傷痛。
這可能只是當今社會問題家庭的冰山一角,這社會真的有很多值得我們關心的角落。
有空我們不妨停下腳步想想有沒有關心自己家人,對小孩只是關心其成績表現而已,還是真正關心小孩是否快樂、能否朝自己興趣發展、人格健全成長。這些付出雖然不會為我們帶來財富,但很多無形的收穫真的是用再多金錢也換不到的,所以期望大家在允許的範圍內,多安排時間陪陪家人。
作者: 恐龍學長    時間: 2014-6-6 10:07
我有不同看法~
其實大自然也是一個教室,教的內容不同,學的內容也不同.
在都市裡,相對於東部地區,自然環境是缺乏的,而物質是充足的.
而在東部地區,物質相較於自然環境是缺乏的.
走進戶外,學的不只是閱讀,還有更多的真實...
例如:呼吸森林裡的空氣,發現跟城市裡的不同,或許孩子會問"為什麼特別感到舒服,有精神...";
父母會回答,因為芬多精,或許孩子會再繼續問"為什麼會有芬多精"...
其實這是另一種教育,是由發現,感受而觸發的一連串反應.

再者,藉由觀察,看見,感受進而引出興趣,這也是另一種教育.
藉由觀察,發現植物的葉子有很多種形式:卵形,圓形,披針型,對生,互生,掌狀葉,羽狀葉...
曾經聽過有小孩問"米樹有多高?"因為他以為米是掌在樹上的,
很多人不知道筊白筍是種在水裡的...

我研究所的指導老師常把"盡信書,不如無書~~"掛在嘴邊.
他認為,親自體驗才是真.
以前我們作文常用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也是有他的道理所在!!

現在的家長為了給還是好的教育環境,所以要選擇了好的環境(可能是學區,交通),結果需要付出高房價,
為房貸又要拼命賺錢,沒時間陪小孩,小孩只好送補習班,安親班,才藝班.
結果這些還是要花錢,又更努力工作了...
唉~~這是一個無限迴圈.

我覺得住三峽很幸福,旁邊有山可以爬~有滿月圓,東眼山可以去.還有一個陶瓷博物館可以去.
往大溪的自行車道上有稻田風景可以看.
當然還有特區內的散步空間+北大校區.

其實,只要能讓孩子成長的,正面的都是好教育,圖書館也好,戶外也好...


作者: 北加新客    時間: 2014-6-7 11:23
記得兒子讀中學時,我也對他的功課也很憂心,
看到朋友的孩子功課很好,名列前矛,我心憂戚戚,
直到有一天,一位較年長的朋友告訴我,
「孩子功課好壞和將來有沒有出息沒多大關係,只要不學壞就好了。」
這話打醒了我,…教育並不是只有數學、英文、國文、理化…更重要的是人格、品性的正確成長,
於是我再不理會他功課的優劣,只重視他品格的正常成長;
由於家庭的變故,他中學二年後,都是我們父子相依為命,
只有一份薪水的家,連課外補習費都付不起了,更別說請任何幫傭,
我平日上班,早上出門時,他還沒起床,下午下班前,他已回到家,
他的生活,一切必須自理,包括自已起床,做早餐,當鑰匙兒走路上下學。
我下班後需先繞去超市買菜,再回家做晚餐及第二天的便當,(我們都有不吃剩菜的麻煩習慣)
等到刷洗完畢後,已經筋疲力盡,即使想看他的功課,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為了生計,我週末經常申請加班,對他也只能放任自由,
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為人處事正確的態度;我藉社會上發生的事,告訴他做人的道理。
人窮不可恥,可恥的是人品窮;我不要求他功課比別人好,只要求他對自己完全負責, 最低的標準,順利畢業即可。

……我膽敢認為,就是這些做人的道理,讓他了解人活在世上的價值,進而了解學生的本份,
他讀完屬一屬二的州立大學(美國)之後,上了兩年班再度申請進入理想中的葯劑醫師學院。
我強調的是,愛不愛讀書,或書讀得好不好在其次,比讀書重要的是品格正確的成長,
觀之今日社會,有多少在求學期間功課特優的驕轎子,到了社會上做奷犯科,終入牢獄,
獨有優良的功課,沒有良好的品格,更害了孩子。
大家三思之後,一定了解這個道理,孩子的品格正確成長,必然讓他們了解學生的本份。

作者: Purify    時間: 2014-7-10 16:52
應該有關係吧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