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拾獲貧婦2萬元 不理哀求 女堅索3成 [列印本頁]

作者: 隨風飛    時間: 2010-12-14 12:19
標題: 拾獲貧婦2萬元 不理哀求 女堅索3成
台北縣一名獨自扶養子女的婦人昨領取2萬1千元生活費卻不慎將裝有手機、金錢的包包遺失,她趕緊撥打自己手機,一名女子接電話後表示會送到警局;婦人原想包紅包答謝對方,未料對方自稱是法律系畢業,要求十分之三報酬、6300元,婦人雖苦苦哀求「能不能拿少一點?」但對方堅持拿6千元,在旁協調的警察看了不禁搖頭:「現在的人眼中只有錢嗎?」2 s6 k# ^5 a$ O7 j# l
遺失包包的李姓女子(44歲)昨向《蘋果》投訴,她從事會計工作,幾乎是她獨力扶養念大學一年級的女兒及高中的兒子,為方便照顧子女,選擇在家接案、擔任SOHO族,平均月收入3萬多元。她昨天傍晚騎乘機車去接兒子放學,並領取2萬1千元準備支付水電等雜支,在行經土城市裕民路、捷運海山站附近,掛機車前座吊掛勾的包包突然掉落,遭國立高雄大學財經法律系畢業的潘姓女子(28歲)拾獲。 撿錢者稱法律系畢業- D3 r  o5 U" F
李婦指出,由於遺失的包包裡,除2萬1千元生活費,還有證件、手機、住家鑰匙等財物,立刻以兒子手機撥打自己手機門號,潘女接聽後指稱拾獲其包包,約她於廣福派出所交付,她原本慶幸包包失而復得,欲包紅包答謝,未料潘女自稱是法律系畢業,主動要求6300元、十分之三報酬。
6 c5 c+ }% y: q6 q李婦不懂法律,以為自己聽錯了,雙方在警局碰面後,她向潘女求情,說自己一個人撫養小孩,「能不能不要拿3成?」未料潘女堅持一毛不能少,警員聽了也幫忙求情說:「一定要要求這麼多嗎?不要這樣啦!」但潘女卻冷漠地回說:「我去問學校老師可不可以這麼做。」警員聽了也不敢再幫腔,李婦聽了也十分心酸。警方指出,《民法》如此規定,他們只能道德勸說,無權干涉。' K6 a* D6 O; _% i
經半個多小時談判,因李婦沒百元鈔,最後潘女才願妥協只拿6千元,李婦心想,「一個孩子每月生活費是6千元,但『遺失』6千元,總比遺失2萬1千元好」,於是給了潘女6千元並致謝,潘女拿了錢頭也不回就離開,讓一旁協調的警察也直搖頭嘆氣。
$ z8 y: c8 W; m: @8 z9 v李婦感嘆說,她一直教導自己小孩要拾金不昧,潘女自稱是法律系畢業,卻沒顧及情理,「現在的教育到底是怎麼了?」她認為法律系教授除教導法律,也應該教導一些道德觀念。0 }9 k4 b9 s9 ^
對此,教育專家吳娟瑜感慨地說:「懂得物歸原主代表有良知,但主動說出口要錢,這態度就有失敦厚。」她表示,在人際關係裡,相互扶持、相互關心、善良友愛,才是正確價值觀,但接連發生大學生撿到錢向失主索報酬事件,顯示社會越來越功利、太以錢為重,她給年輕人建議:「不管失主有沒有給酬賞,都不應該主動開口,才是禮貌的表現。」 . U' q) e3 R; U/ g5 ]4 S
留置權不應用於弱勢
1 W% n) r. ^( G# w台大社工系副教授王雲東表示,隨著社會變遷,不可諱言功利比率上升、道德下降,學生容易著眼功利色彩,只問行使留置權違法與否,而忽略此舉是否「道德」。他說,社會功利色彩濃厚當下,若是留置權不再,可能拾獲者更不願意把錢交出來,因此,他認為是否有可能在法律設計上能夠周詳,如留置權是否不要用在弱勢人身上等。$ @/ [0 P  F/ l2 G  T) f* I2 }
律師廖芳萱表示,只要撿到錢的人有通知失主,或向警察機關報案,就不算侵占,可向失主主張取得一定報酬及留置權,根據《民法》第805條規定,拾得人要在6個月內請求報酬十分之三,若對方未給報酬,拾得人就對遺失物有留置權。
0 K: b$ P7 x- Y1 c[attach]15308[/attach]" N2 k# G$ A. \1 p+ [% [/ l
2 m  Z: f8 w9 o4 q
現在的社會怎麼了?都法律系畢業了一點基本的禮貌性都沒有?
6 }' I6 s. }3 [/ ?; F! u9 A
; q4 |+ I3 t4 G/ U: ~" h9 T# k
. i/ a/ J  ?- F9 @! b3 t
8 W! f: [! Q' J2 l, k6 V
作者: 住在哪    時間: 2010-12-14 12:22
代表高知識份子不見得就會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
作者: 慧秀    時間: 2010-12-14 12:22

作者: 隨風飛    時間: 2010-12-14 12:25
真的看到今天報紙真的覺得很誇張,這就是現在社會現象....
作者: 老熊    時間: 2010-12-14 12:35
大家要把小孩教好...
作者: meikuo2002    時間: 2010-12-14 12:36
法律系畢業了不起嗎?...這大概可以看出為何會有那麼多奇怪的判決了...(例如:兩歲女童無法確認性侵時間,判無罪....)
作者: 翃蜿    時間: 2010-12-14 12:42
應該讓她去問問她的老師.
( r+ u( K5 m& C# a5 d6 ^老師啊你敢承認這是你教出來的學生嗎?
) j5 V0 Y7 q6 g5 m) x2 B2 t4 _1 q+ V人在做天在看.
$ o$ [3 j0 g9 i" t4 D/ S今天拿了錢.改天這筆錢也自有出處的.( s. A* J; |& [: R7 A1 w/ T, q( }
福氣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消失了.
作者: 笨小卡    時間: 2010-12-14 12:46

作者: ♂帆°☆    時間: 2010-12-14 12:47
這個新聞是幾個月前的嗎? 還是今天的 ~ 怎麼最近常常有這樣的新聞 ~ 上次那個被人肉搜索後, 就放棄要求分紅獎金了, 怎麼幾個月後又出現一則...
作者: 安安    時間: 2010-12-14 12:53
真另人生氣1 C" a# q( S7 z9 ]9 Z
書都讀到哪裡去了  J# n3 Z5 A0 O" L) J
她的父母若知道了. s+ U9 V7 s& P
應該會很慚愧吧

作者: 彼得    時間: 2010-12-14 12:53
唉~~~~~
9 r, ?$ M: ], v唉~~~~~
8 `7 n7 X, \! p+ C& H唉~~~~~
7 y/ H1 f$ t1 P; a: m: o/ A" Y無言
作者: Showlan    時間: 2010-12-14 12:54
也許拾獲者更可憐.餓了好幾天又有重病.給他吃飯看病吧.
& k- p- s8 t- j同時好好教育小孩.
作者: 涼亭    時間: 2010-12-14 12:56

作者: Andrew    時間: 2010-12-14 12:59
本文章最後由 Andrew 於 2010-12-14 13:33 編輯
) Z2 t& f( G8 ^6 c$ d3 x3 @' G/ e2 V: f
真想看看這位法律系的女人的長相, 如果要拿 1/3, 那根本不必跟它道謝, 因為他不配也不值得阿
作者: wahaha^^    時間: 2010-12-14 13:00
希望有網友對她人肉搜索! 然後再登上水果日報... (看了真氣!!!)
作者: 傑特    時間: 2010-12-14 13:01
我覺得拾獲者真的有權要求報酬4 J  h7 O* N/ X4 L' K

, X# X  k8 q. `6 t% T" B  W! T但是也要看對方的狀況咩~  對待一個可憐的單親媽媽  這樣伸手 不會有愧嗎
作者: 傑叡    時間: 2010-12-14 13:02
太超過了!!!9 U+ t' B" o! M" l& T' ]+ N
真該揪出來好好重新教導一下 ><
作者: 小龍星    時間: 2010-12-14 13:05
也不能說他不對~這是他保障的權利2 X& R7 s3 y5 n( {
這完全是道德問題~1 q! D7 C6 s! O% z7 Q7 z
就算後來他說把錢捐給慈善團體也是偽慈善而已
' T! Z9 z  M& O3 I0 i
# j6 @$ ~) w' b不過還是有令人窩心的消息啦^^
5 ]/ h# k9 C) E- ?6 V; w3 f, e這社會還是有溫暖的8 y" m& Z! C4 t
北縣1名李姓單親媽媽昨天遺失2萬1千元生活費,遭拾獲的潘姓女子索取3成報酬,今早兩
: g& v- e4 k, b: ]名民眾看了報導,打電話到警局說要幫忙李婦,還有1名林姓男子(約60歲)帶著兩歲孫子
6 y! E. \9 _# p6 O+ c,拿6000元到警局要給李婦,表示:「人都要有惻隱之心,愛心大家都要有!」
- b( D! G  [* B! H; G( S# ^( |. C, l# X  D0 {
警方表示,昨晚潘到警局簽領據時,才向警方表示將謝酬捐給動物團體,且態度強硬,還
; p, b- Q: \* H4 [; R* X$ Q說她僅索取現金的3成,還不是所有遺失物的3成,這樣已經很客氣了。
作者: 吳小貓    時間: 2010-12-14 13:07
法律的確有這項條文,但反而都被現在年輕一輩唸法律懂法律的小孩3 d4 g! H: }8 T' t
拿來變相勒索運用,真是可恥,看來該修法了
作者: meikuo2002    時間: 2010-12-14 13:07
♂帆°☆ 發表於 2010-12-14 12:47 " A7 `6 S# J( l" B9 d4 G( n
這個新聞是幾個月前的嗎? 還是今天的 ~ 怎麼最近常常有這樣的新聞 ~ 上次那個被人肉搜索後, 就放棄要求分 ...
# J  q% ^4 v. |8 N8 L# |8 ^" t
幾個月前那那次不是兩萬元....我記得是20萬.....是類似事件...但不同一件....
作者: 小龍星    時間: 2010-12-14 13:12
回覆 meikuo2002 的文章
8 n  a8 R; ^2 `6 Z# y) \7 A! B" B% B1 s
這兩年的確特別多~. z7 i1 D8 E3 v! T- a4 U8 E
M型社會後,社會風氣正在變& V4 X- h! ]0 a5 U, f' T
$ L5 f: e6 ?8 L8 N" d! z
今天的新聞下就有一個"撿錢糾紛事件簿"
/ ~% V/ k" E1 t# E4 k$ t$ T1 L, w1 ]" K: _
★2010/10:台北市兩名大學生撿到機車騎士遺失的錢卻不撿皮夾,一名目睹警官見狀上前攔人,兩名大學生卻回答:「我們可以拿3成吧?」被警官帶回警局告誡「不要侵占遺失物」。) G5 S& U/ p4 o+ {% u1 r: z

( ?0 w4 l4 p" a+ B* {1 T: q★2010/09:成功大學一名女學生不小心在校園遺失裝有4萬元的錢包,撿到錢包的學姊打電話要求3成報酬,否則行使《民法》中的「留置權」,不還錢給她。事件揭發後,學姊不再要求3成報酬。
" I* E' S& @4 _4 e& z7 H1 p3 t7 p3 v
★2010/02:基隆市一名男子撿到內有兩萬多元的皮夾,因忙著談生意未交付警局,結果被控侵占遺失物。檢察官認定他「有歸還意願、無侵占意圖」,處分不起訴。
; c! g( m( s% v8 X
3 k% z" ?' k( L$ L1 u- Q★2009/04:基隆市一名施姓婦人,目擊去寺廟拜拜的許姓母女撿到皮夾,卻把錢塞入口袋,她見義勇為要求母女將錢送到警察局,卻被罵多管閒事,雙方吵了起來。警方獲報前往,將許姓母女依侵占罪嫌移送法辦。
/ g! Z( I5 P% [6 z( w) W
, e) B2 u; Z% U6 r. f' p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1 E. F6 _: a4 v2 a) N& e# t8 C. v" }: c

作者: palapalaqoo    時間: 2010-12-14 13:27
看了新聞後,我的體會是,要麼就不撿,要麼就不還) A/ M$ X( H' N9 O4 U. h7 J
想吞的人有可能會因3成的法律條文而用"合法"的收取
; H4 K( Y' }$ _這樣看來還錢後3成都拿不到.....那直接全收算了
* ?, s0 Y, m+ R$ N6 {. i' w婦人掉2萬,別人還它1萬3,6千當學費,這樣還不要,我看下次學費就2萬了
8 ]2 C8 r% M. M5 ], r- d! N8 z還有,拾獲"貧婦"2萬元,貧在哪??我看不出來,看來也還好呀
0 f. _3 X/ d% E% Z1 a5 Y
  `' m9 S; a3 f" J有時候人真是理盲,我沒義務幫你撿東西的..
作者: ericchu    時間: 2010-12-14 13:29
回覆 palapalaqoo 的文章
5 x/ b& B% _2 C; V0 l" |8 G! l- s% I1 [( G, l& w. g
弟弟;幫人家撿東西是幫助人家,不是什麼有理沒理~~~~
作者: palapalaqoo    時間: 2010-12-14 13:33
回覆 ericchu 的文章( }% [! K% [& h! k& y2 D# X* p
; e1 Q/ X( U+ Q& r6 k, d8 [
哥哥,世上不是只有好人....也會有壞人,跟...意志不定的人........
作者: ericchu    時間: 2010-12-14 13:35
回覆 palapalaqoo 的文章5 w, j. Y7 B) t* \/ u: u& I6 ]

- X' F8 }1 w; X6 Z! J& }" v( A你的回答跟我的回答好像接不起呢~~
作者: ice    時間: 2010-12-14 13:37
那位法律系畢業的在法律上是站的住腳,4 P' I7 k) }' E4 V0 y) t) X
但是在一般人的社會觀感就不好了,2 v7 j9 [) s( I$ x8 I. X0 }
基本上法律是不保護好人或壞人的,只保障懂法律的人.
: e- b" C. C4 j* x) a
作者: sandy~    時間: 2010-12-14 13:40
看完這篇文章覺得要罵那位小姐好像是對也不對~8 F) I/ A' ?/ g% k2 h/ j4 X
2 Z4 ]5 p% K/ ]( ?/ P3 ]
撿到東西他可以選擇獨吞或歸還~獨吞沒人知道也沒人會罵他
) a# c0 `9 }: L. f) t7 V- H$ J3 o% [9 u
但是決定歸還了卻硬要拿出法律條文爭取他應得的權利~~
3 y: \' s- J( b; F
( ^! n$ i, ~+ A1 M4 h4 M5 }) i& u既然都釋出善意願意歸還了~也了解對方家裡處境~應該就沒必要如此堅持那幾千塊了~~( f* c% _6 T# I  N( F

7 {+ \% X& d) }* I& j: \搞成這樣~看起來他其實一毛都沒得到~* r0 E: _/ C, e2 L" b

作者: ericchu    時間: 2010-12-14 13:44
回覆 sandy~ 的文章( D6 N: C' ~# H) o0 C

' W; o5 E# |  U6 j- d另一家新聞好像說,那位潘小姐有出示六千元轉捐動物保護協會的收據~~實在搞不清楚這個小姐的邏輯~~~
8 y9 U' {) K9 F- ~- O  @2 J
& \  Z# b- R! ^" D/ x& D
4 Z& {/ P4 h$ k8 z還是我老了~真的不懂現在年輕人在想什麼~~~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0-12-14 13:47
回覆 palapalaqoo 的文章' T% C2 B1 Q6 R( Z, q# T
婦人掉2萬,別人還它1萬3,6千當學費,這樣還不要,我看下次學費就2萬了: |" Y2 Y% ?7 v4 i& z: F  L
還有,拾獲"貧婦"2萬元,貧在哪??我看不出來,看來也還好呀;
4 S' I: u* t  r8 R; y) ?有時候人真是理盲,我沒義務幫你撿東西的..

) s5 _& [1 q. h8 D& e7 m6 |) i3 S# h+ y  `6 z
  這種觀念我無法接受,什麼叫做沒義務幫忙撿東西?這是道德淪喪吧!
7 ?7 I! H- _. ^/ p: ~. g
( @8 P- v2 e/ g6 U4 y2 r4 |, C# S  一個婦女月薪3萬,獨立扶養2名子女,這樣家境只是「還好」?一個孩子讀大學,一個讀高中,需不需要住校?需不需要補習?需不需要零用錢?需不需要生活費?月薪3萬,相信他們家的生活一定很吃力,說受害者是貧婦並不為過。" Q) f' c. O; U7 y( `* P, p8 ?
$ D3 t6 F' ], X/ t
  再者,被用法律奪去的6千元,已經是月薪的五分之一,這真的不是小錢... & a0 s; U8 c* d; V

' H2 d. L- W* h! V3 X) O  我想拾金不昧是一種美德,「將別人的金錢還給對方」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反之,用法律佔據別人的金錢,雖然合法,但實在不值得鼓勵,被唾棄也是剛好而已。8 M$ R& W1 f8 c: n

* v, T2 a0 z! w  Q  在此提出反對意見,請多包涵。0 w  N. M# V9 L2 N$ u  P9 R
4 v' y7 Q& R; u+ t5 ^0 C& B
  
作者: evelyn0026    時間: 2010-12-14 13:50
回覆 ericchu 的文章
, `! ]2 n& B8 \, b9 k  i' J! A) r% ^' X7 X( t1 v) e
法==>理==>情# o# n& Q6 t: Y
. f% k/ n6 P; _- f8 c0 G0 K
只能說那位法律妹妹,懂了法理,卻忽略了情6 m0 B( I4 \; {0 u+ R
6 \! l6 ?" g- `0 n' g
今天掉錢包的是郭董.我想大概沒人會懷疑這三成該不該收
; A* Z1 n/ Z  I, P" y7 K7 v( \$ Q* A& d# t) K6 T0 v
的確有這條法,但是是80年前的舊法了,快要邁入第100年了+ R5 D0 G  [2 R1 ?- H; m
這些法,應該除舊佈新一下...
! y9 D5 V3 z+ N( D
2 Y: q1 l( R; lps:如果這是日本人丟的皮包,這條法假設在日本也有的話
( S; u% Z: ]1 Q8 q6 {那位日本單親辛苦的媽媽,會直接拿出3成...根本上不了新聞版面1 i, I3 a- D( |: G4 e/ c6 H
因為法就是法...至於差掉的那幾成生活費,他們會想辦法存或打工補回來
' h! C$ s7 Y* z  T9 }: F(以上是我對日本人個性上的認識與了解,非絕對,畢竟我接觸的樣本數不高~)' Y; H6 z1 L. W$ k

+ g4 a) O2 _2 i# D" B3 D. F# ]沒有什麼對錯~這裡是台灣
4 v3 M; S$ `$ R+ W
. T9 K% z+ d9 N. D我支持單親媽媽...但也不覺那法律女有什麼大錯就是了~
作者: sandy~    時間: 2010-12-14 13:50
呵呵!其實他如果有把款項再捐出去!我就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了!) M" W5 N: e/ A  Z0 V
- G# z) b, x. `
他當初的堅持我想是有他的想法吧!而且那位原本遺失兩萬的失主: u% T& D6 h3 O. ?" ~
. h# f* P% ?3 z4 }, x. [5 r
最後不也是因為那小姐撿到而還可以拿回一萬四!不但沒有全部損失9 c1 p& q! W' y' g* y" @! C! E) b
1 `* P4 ^2 `  c, U& \" I0 A) u! C; i
且動物收容所又因為他們多了六千進帳~~這樣聽起來就兩全其美多了
- G1 E8 A' H2 `
; n  B9 x5 q- o3 n8 O
作者: 阿詹    時間: 2010-12-14 13:52
公道自在人心
3 @  y! v4 n: }4 l+ s! r, b! n看的角度不同
. U! S: n2 W+ `4 U4 M想法就不會相同
作者: JennaHsu    時間: 2010-12-14 13:52
這真的很扯
作者: 小叡    時間: 2010-12-14 13:53
回覆 palapalaqoo 的文章
! n" G' j8 L0 L, t- `. n" r' X3 U. J5 x/ X
一個單親媽媽每個月只有三萬多的錢
$ q0 w7 c: T, M6 A: j8 Q
- A; c1 |) C3 o/ ^9 O+ D要養大學的女兒和高中的兒子~
$ c$ d  Y1 r8 J4 u! L' u) E! C: o
* k8 b3 c9 H8 }( j& {這樣家境算還好....?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0-12-14 13:54
校方說法:
$ n3 A$ Z) {- G. N9 m
" G! m2 s% t  [9 R+ X( [有關12 月14 日蘋果日報A1 版所刊載之本系畢業校友潘同學事件,本系之澄清說明:
" [3 t* N( S# ^9 n9 n$ z
0 g: _& s6 ?/ m7 |, ]4 U一、本系自創設以來對於學生之教育,除法學專業領域傳授外,亦相當重視學生之品格教育,並開設有相關之法律倫理關懷課程。0 g: p0 F3 j  [0 Y. `2 B0 t

6 c% ?( s% P! K8 [0 f. W' {3 F二、經本系與潘校友聯繫,潘校友表示蘋果日報之報導內容有所偏頗。事件發生係她與本校法律系蔡依寧校友,在自家附近公園幫助流浪動物時,撿拾到李姓婦人之皮夾,然後兩位畢業校友留在原地等候李姓婦人,並約同至警局處理。李姓婦人在電話中表示願包紅包給兩位校友,兩位校友堅持不要,並說該紅包只要捐給創世基金會或慈善團體。後因兩位均為本校動物保護社之社員,潘校友更是兩任動保社社長,雖現已畢業,但仍經常返校從事動物保護之相關工作。潘校友表示,她們是請求對方將該款項捐給動物保護社,過程中口氣上可能太過於急躁,不過,該請求為在場之警察瞭解並獲婦人同意,且當場開立收據,由李姓婦人直接捐款6000元給動物保護社,做為流浪動物結紮之用,並非飽入私囊,兩位校友還自認為係功德一件,但沒想到竟發生這麼大的誤解。$ N, e9 ~0 p! [

/ o+ I9 ~) E/ s6 v6 S5 Y4 [三、事實上,今年九月份凡那比風災時,本院師生六十餘人係本校唯一組成凡那比颱風清掃志工隊,協助校園環境災後復原工作的團體,此可為本系法學教育兼顧品德教育之佐證。(請參照本系網頁http://www2.nuk.edu.tw/fl/01_news/news-ty.htm
) o! {1 y+ ~" P1 \4 M5 R, P' Q5 T! n- t
四、本事件純係偶發的個案,發生本事件對社會大眾造成困擾,本系在此致上最深歉意。爾後,本系當更加警惕並強化倫理品德教育之課程,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8 K* L+ r5 i7 q- |4 c# K9 l& y$ K, s; z* `
財經法律學系系主任張麗卿教授暨全體師生+ J, x8 {" F: k  ?
敬上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0-12-14 14:02
回覆 sandy~ 的文章$ j  n% _- V+ l/ l- \/ T3 Z
呵呵!其實他如果有把款項再捐出去!我就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了! # v. I& Z; ?+ b6 G
他當初的堅持我想是有他的想法吧!而且那位原本遺失兩萬的失主" e; d/ {6 S: }) d- b. s
最後不也是因為那小姐撿到而還可以拿回一萬四!不但沒有全部損失
# S+ ~. t. ^5 {, J( z. u" O) O且動物收容所又因為他們多了六千進帳~~這樣聽起來就兩全其美多了

* C: D+ n( k, J5 [% Z- V他們不是將錢捐給動物收容所喔!根據校方以及蘋果日報訪問當事人潘小姐表示,她們是請求對方將該款項捐給動物保護社,不過新的爭議點是,潘小姐過去也是動物保護社的社長,要求對方將錢捐給自己以前待過的社團,這樣做真的好嗎?
/ e, C+ b8 H& @1 u5 \& B1 N: C7 H8 q7 i% A' H1 z0 s. I  K; s* Z
再者,這算不算是一種「不樂之捐」?根據校方說法,當時潘小姐的口氣過於急躁,但這是不是有強要對方捐款之嫌呢?所謂的功德,應該是建立在雙方心甘情願的基礎上,比較好吧!
% U& c3 b# {4 o: L5 m, }4 O+ C% _: ]3 n" a+ K& G3 D
此外,若藉由撿到錢,希望對方發揮善心捐款,金額6,000元是否太多?還拿法律要求3成,那掉100萬不就得捐出30萬?這種強索捐款還附加下限的態度,才是爭議爆發的主因吧!
/ L" a0 a* i2 k3 v0 @( s; _. X# L' k7 n/ M
! B5 F& `* r5 H+ O8 X1 C
依我來看,或許潘小姐當初有他的想法,但他若是只要求捐個1000元或2000元,或許情況會大不相同,反之,拿出法律當令箭,強索3成捐款,這種態度實在惹人非議。; B) p( L& t) ]1 y4 [4 B

# S+ C  {4 M$ n  ~0 d0 q. p
作者: sandy~    時間: 2010-12-14 14:09
回覆 寧靜海 的文章
/ P. P2 Z! N: `2 L
+ k- @* E' n; Z9 h1 C7 u$ V功德確實是要建立上雙方都心甘情願上~
作者: ericchu    時間: 2010-12-14 14:11
有句話說真理越辯越明,放在台灣的新聞媒體上好像越辯越不明~~~~~~
  S# R. c* R5 p! ~
# c: ~7 o5 m& H- L$ U到底真相是怎樣呢?
作者: 隨風飛    時間: 2010-12-14 14:36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怎麼樣你今天既然都拿到警局了都有想要歸還物主了,何必已懂法律在那要三成的金錢,雖然小小的六千元,但是對一些家庭來說六千元是一筆大錢,人心都是肉做的!今天PO這篇新聞不是來批評什麼,給大家一些觀念對某人覺得我要這筆錢是應該的我還捐出去,但對一般人而言大家都覺得道德倫理在哪裡?1 q1 a/ V$ v; z& v+ H# E
要討錢要也不是這樣子吧?如果是一筆金額比較多的被撿到歸還者那掉錢者大方的話可以給他一點小小紅包報答他,而不是去堅持要這筆錢!
) d0 R- P+ L  D4 @) t  ?8 O學校老師有沒有教?家裡的父母有沒有教?自己長這麼大了瞭不了解?' N; h+ g2 [! K$ t* m
今天你這麼做下次換做掉錢的人是你自己那你也被這樣的討錢,那你自己的感想是如何?; I2 q; ?4 p2 ^( b" c) I9 y7 w
我們不怪誰對誰錯,我們可以對這件事有了解可以對自家人自己的小孩有個機會教育,這才是我自己的想法!/ s5 N/ ?  _: d' z8 Z, K5 _

  |6 }- }; q" J, x; h
作者: palapalaqoo    時間: 2010-12-14 15:23
回覆 寧靜海 的文章
+ r+ d2 s; Q( X9 ]. i, g% @6 J) u6 e( j
& z# U1 T. ^6 a
請問一下...
; b" U0 H* P& m( l假設撿到錢的比掉錢的還需要錢,那您的說法成立嗎- O. B+ M5 T, L

7 B, ]8 s4 C4 @; [6 s道德淪喪並沒有防礙到別人好嗎,難到我看到地上有錢,我就"一定要"撿起來還人家嗎(當然可能有人會覺得我沒品)
0 f8 P% d% S' ^  V6 y至於3成這規定,有問題就請立法修法吧,我是贊成"強制",給撿到的人3成,這樣"有些人"才有動力還錢) C; ~5 f  Q. d/ j+ s% o* |! U
而撿到的人要不要那是它家的事,如果它有道德的話就不收那3成,或捐出去,有人說收錢很勢檜,但勢檜可以讓你減少損失..
7 l2 s! ^3 K8 \: p9 ~0 r4 r. q. s' x! s1 G
# K/ m/ L* @! p8 B$ N  z* v
「將別人的金錢還給對方」應該是"美德",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不是"必需一定要"/ }- P$ t: q0 h6 ?) t  _/ y+ M
現在是那婦女作錯事,把錢用丟了,那位小姐花時間把錢還給它,並收3成,結果搞得一身臭..5 ?- r* ?# h7 R( e/ N, e4 D
! p( p- f4 |. ~# f$ v/ j, v3 d
以上對事而論
7 M1 v" _5 R4 c' O3 |6 I+ }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0-12-14 15:39
本文章最後由 寧靜海 於 2010-12-14 15:44 編輯 9 X6 D  D! X. m; [+ P
palapalaqoo 發表於 2010-12-14 15:23
8 r* R# Z2 l; g. ?8 E, |* `回覆 寧靜海 的文章
  U0 b- T# X( q8 b* i- A

5 y0 @- ^+ ~( H& Q! ]. `
請問一下...
! V' o) n6 ]$ L/ X& [7 f) u) n# w假設撿到錢的比掉錢的還需要錢,那您的說法成立嗎
; i5 D! O1 s7 m  z0 h道德淪喪並沒有防礙到別人好嗎,難到我看到地上有錢,我就"一定要"撿起來還人家嗎(當然可能有人會覺得我沒品)
; V5 ^' N3 W5 N$ @, J至於3成這規定,有問題就請立法修法吧,我是贊成"強制",給撿到的人3成,這樣"有些人"才有動力還錢, `/ _. p# F' N& T0 W* h! O% {1 `' J
而撿到的人要不要那是它家的事,如果它有道德的話就不收那3成,或捐出去,有人說收錢很勢檜,但勢檜可以讓你減少損失..
, b% L+ |  f/ N! Y  @; I「將別人的金錢還給對方」應該是"美德",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不是"必需一定要"  r/ V4 W% p9 Z+ M2 u
現在是那婦女作錯事,把錢用丟了,那位小姐花時間把錢還給它,並收3成,結果搞得一身臭., n  J. ?# o) D* `
以上對事而論
* x2 M+ m+ G3 n- _! t. g
: y* V4 ~5 v3 E1 U! X. g
民法第805條原本規定,拾得人對遺失物所有人,請求其遺失物價值的十分之三為報酬。
4 A2 ]" n! a) s  e4 Z
4 l0 n, O* X2 s1. 即便撿到錢的人更窮,但那畢竟不是屬於你的錢,怎麼可以拿取呢?我不懂我的說法有何不能成立之處。  }: U( J$ d1 L, s" E! {6 d8 _4 v" F: y
2. 道德淪喪沒有妨礙到別人,但在這個例子裡面,強索遺失金錢的3成作為報酬,其實已經造成對方家庭的困擾。/ A) Z+ c) _4 e) C/ B
3. 看到地上有錢未必要撿,「路不拾遺」也是美德之一,不是嗎?  a) w2 H) o1 N6 ^% {% O7 z0 I
4. 關於修法問題,現在看起來有可能會修法,不過不會朝向你希望的「強制給予3成報酬」方向來修正,而是會以附加規定方式,讓所謂的3成報酬之要求權,不適用於貧窮者。另外,你可以參考律師的見解:
7 R2 `' R5 A: `, t/ g: k* M1 c+ g. w# D3 T
法律100分,法理學0分──這種法律系學生,可怕!# Z5 J: m+ d! T
http://blog.rootlaw.com.tw/Maverick4832/& [  A& \& c8 U. f6 d/ S
9 c2 `" M* o( I4 Q
  我想這位律師的解釋很清楚,基本上連法律人,或是法理角度的見解,也不樂見這種情形的發生。9 ?& Y! I& v' y' w4 p6 `

0 q7 }1 `+ H0 p7 r# G3 }, Z4. 另外法律上有所謂「侵占」的罪嫌,所以「將別人的金錢還給對方」這不只是美德,也是合法的行為,若不還,我想問題更嚴重。9 H1 P7 H1 f$ @
5. 每個人都可能遺失錢財,大家都有可能犯這種錯誤,但我想我們該鼓勵的是路不拾遺、歸還金錢的行為,而不是拿法律當令箭,扭曲良心,昧於對方經濟弱勢還強索錢財的行徑。) s  u3 ?+ B( h8 v
6. 請仔細看民法第805條的規定,請注意「得」這個字,實際上女學生是可以放棄索取報酬的權利,但他不顧對方經濟困頓,強索三成報酬作為不樂之捐,這種行為不只影響對方生計,也讓自己身敗名裂,何苦呢?一開始就把錢還給對方,做好事當功德,對方也感激,不是更好嗎?
1 n6 L7 |9 ?) o5 }) A9 W9 X2 |6 X
2 `, F: ~! [' @) I6 N. w
作者: josephy    時間: 2010-12-14 17:49
本文章最後由 josephy 於 2010-12-14 17:53 編輯
; L( q, g2 h% \9 ?5 V: A) }: C5 g7 g
"若是留置權不再,可能拾獲者更不願意把錢交出來"! c. m, B* k; N: K
這是什麼話??
8 N" e* [0 J5 ^! g如果不把錢交出來就是侵占罪
( e) a% V8 e5 O% T1 U還要為犯罪者找理由?+ h- t* x- t0 G  B9 a4 P, g- l
平白無故撿到錢就要分三成
& d1 c* u' N6 n9 p會不會太好賺了??0 X8 _3 w1 F% s' Q
總之,這是個"白目"的法律條文
作者: sandy~    時間: 2010-12-14 18:00
本文章最後由 sandy~ 於 2010-12-14 18:01 編輯
, S/ G$ x5 R# }! {: L2 K$ w
. l9 G' e" q. L6 C呵呵~看到大家的回覆突然讓我想到上次新聞有播一個男生撿到10塊錢~!2 k* M8 R' s+ f( y
堅持送到警察局去還做了筆錄~讓警察啼笑皆非~
0 c9 ]. A2 p: F8 d9 C撿到錢那位先生的母親表示,兒子從小到大都是這種個性~
. ^+ }; _3 g; ^* }) W, |0 a$ m$ E其實我看到這個新聞!很敬佩這位男生耶!現在應該很少這種人了
作者: 老飯糰    時間: 2010-12-14 18:52
看了這種新聞真氣 看到某些人的回文把歪理ㄠ成正理 明明理不直卻氣very very壯
0 [$ s! i7 F/ r; _真是無言 怎樣的教育會弄成安ㄋㄟ..........只能把自己的孩子教好
7 s; Q4 B$ C6 q4 b8 s3 d2 y
作者: 隨風飛    時間: 2010-12-14 21:33
老飯糰 發表於 2010-12-14 18:52
4 d) c) Y9 ~6 ~1 i看了這種新聞真氣 看到某些人的回文把歪理ㄠ成正理 明明理不直卻氣very very壯
' n/ o3 g: ^; v- z% F7 V' q% T真是無言 怎樣的教育會弄成 ...
# E/ H$ V# D1 v2 x$ q3 U
真的很無言吧!只是看到新聞很氣發表上來提醒大家要多注意,現在的社會跟以前真的不一樣了!4 x# Q3 V' _6 ]4 v( t1 R) K2 s
時代不同了!9 [# R; {$ I; H& e: a2 k3 Y

& Y: g4 g# j; ^真的還是自己管好自己提醒自己下次撿到不屬於自己的物品金錢時是不是多多考慮三思而後行!
6 M6 v+ p1 z: I) ^* L# x. w& t2 q# P2 C. E. n: E* t' k
不管當下想法如何總之天下沒有白吃得午餐,也許今天你撿到了很開心但別人卻擔心急著要命,換做是你自己你會怎麼想!6 X+ _; {2 @; V/ P; `

/ |9 n- r" K9 `1 g將心比心吧!
作者: 隨風飛    時間: 2010-12-14 21:36
sandy~ 發表於 2010-12-14 18:00
' d: i9 W  ^9 y' l5 o呵呵~看到大家的回覆突然讓我想到上次新聞有播一個男生撿到10塊錢~!4 {. H3 k  V( @2 V8 h$ N
堅持送到警察局去還做了筆錄~讓警察啼 ...
$ {- [# u& R$ \) ~2 i/ O
這真的要敬佩他,100位看有沒有1位是這種人!真的為他鼓勵鼓勵!
作者: 隨風飛    時間: 2010-12-14 21:37
回覆 寧靜海 的文章
. ]  l( I7 E' f0 G0 ~- c0 N  g6 r! S, y3 Q& L
感謝大大分享有關一些法律知識!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0-12-14 22:43
回覆 寧靜海 的文章
- I+ K) _+ K% z& R9 ^: B  @4 |& M* |( N
寧大在法律文字解讀非常正確。, D: q. e) g$ q, N! `
8 v: r" f* E$ ?( o" a2 {, V6 z
"得"跟"應",在法律效果完全不一樣。
5 S# K  c0 E: m# c/ Y7 b% \法律系學生明知失主是經濟弱勢者(生活困頓),不論是為自己或為他人(動保團體),都不應該行使法律上請求權。
# W. u; Q8 n  S0 y3 F這算是法學教育的失敗,無法體恤民間疾苦,法學素養再如何精湛,充其量只是法匠。+ ]; n9 }* t! i3 X' j4 ~
我真心希望這些只是個案,否則,司法的未來交給法匠,是非常令人堪憂的。
; \8 n2 ?6 Z% ~8 S9 A% a' G; N: `1 e
作者: 新同學    時間: 2010-12-14 23:22
又是法律系的........1 |1 f- P( O  K1 p6 m; B8 J
真是討人厭的科系
8 _) V9 t# t, R" C以後不準兒子唸....
作者: 慧秀    時間: 2010-12-14 23:32
回覆 palapalaqoo 的文章+ ^0 k( I5 J& l4 c8 n( J5 @8 _
有時候人真是理盲,我沒義務幫你撿東西的..

7 L8 a4 I* Q* u, Q, }
1 y2 O. e+ r9 |; B; u6 Y2 T% Y% @+ t" P& F/ H
如果哪天你也掉錢( @6 ]: d& j& p! n& ]
還是急用的錢+ n, S5 a$ E' d' [
你不會希望有好心人撿到還給你嗎?
; l' h- }+ Q" w2 C6 O  P還是就認了?
) J# D0 n. u3 X6 e% m6 _' @, r有點同理心吧!年輕人
* m0 c4 ~1 x) ]: }  B
作者: 新同學    時間: 2010-12-14 23:36
回覆 sandy~ 的文章
  e# O2 \/ v. b5 D
: {+ o) a# w  f& U3 W( ^1 B% `7 h- v女學生反正是要捐,怎麼不捐給原失主??$ F4 A. B' Q4 z+ `8 H) P
9 P, ^3 O; Z# ^8 J4 s$ ~8 i
是我撿到,不但全數奉還,如果知道對方生活不好過7 L1 i, X( s5 W( {, k' a

  x' j" Q6 }% ]/ N$ a1 u再加碼拿出二萬給她啦!!
作者: sandy~    時間: 2010-12-14 23:45
回覆 新同學 的文章7 m. f4 W3 j" A$ S6 }
7 n7 G5 I+ D6 Q
呵呵!有您這種人真好!世界上到處都是可憐的人!
0 m  i" \. b3 N8 [) N, \我相信以你這種魄力~一定會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幫助的~; r+ I+ j+ Q5 p# B  k

作者: 庭瑄    時間: 2010-12-15 00:10
今天我看到這段新聞也是嚇傻了
0 U0 n" p; e5 r4 ]$ b; E3 M" V+ \! ?. `* W0 f
越是讀法律越是會欺人太甚,4 ]- N  T8 c6 n5 @) o! [
+ [, Y/ s9 C) o$ F
因為她們懂法律站的住腳, 情,理 會是最後才會去想/ t  V" |* X  k& x4 |3 c" o
+ |$ ~$ j$ D" @" h$ G! L2 H! L
而且我一點都不相信她會捐出去,8 m) [, E: R6 A8 v
5 p  r) O, |/ t( {* Y5 n" q
因為失主自己就是窮苦人啊!$ ~3 y2 O- z& j" H

" N2 E. i4 _8 k$ j( S! d% {哪會是近水救遠火,不相信 不相信
. k" P0 O) H- }7 m3 _& i1 ~" D6 t- q& H8 S5 x; u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0-12-15 00:47
其實我也認識很多良善的法律人,為善不欲人知。7 D9 l9 T5 @! H5 ]1 x# ?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囉~~
作者: 葉子    時間: 2010-12-15 01:11
傑特 發表於 2010-12-14 13:01 0 i& r0 U* `+ X  ^9 u, l4 ?
我覺得拾獲者真的有權要求報酬/ k' m9 t; f8 ?9 H3 a; x9 [
5 T2 ^8 s& R( h' ]/ A/ S
但是也要看對方的狀況咩~  對待一個可憐的單親媽媽  這樣伸手 不會有愧嗎 ...
6 ?% L4 _/ V/ ]# O
說的好
( |& E6 P( q: Q' r5 F拾金不昧是值得鼓勵的好事
+ X5 K5 G; i5 C9 f( d+ }失主失而復得,付出一些回饋也是應該
: o! F6 }; F7 H! X總比石沉大海好的太多* S( E& I5 G* `; Z5 B$ S0 E
只是,這位小姐既然有拾金不昧情操
" v9 c9 z0 |) `& k1 t$ [9 Z" a+ `在獲知拾得的錢是位可憐的單親媽媽時,能無條件的全數奉還$ W$ k7 P; b/ C# x2 d! f
我想這樣的情操,才更能符合拾金不昧的偉大精神
作者: meikuo2002    時間: 2010-12-15 11:19
如果遺失的人不是極需用錢的單親媽媽...或許大家不會覺得有多嚴重吧....女學生以他把錢捐出去,就認為他是理所當然....問題是如果這位單親媽媽其實需要的是三萬元,但他只有兩萬一....這時....硬要他去做愛心捐錢就真的比較強人所難....而且就如大學生說的...若是婦人本來就有開口說要給紅包....那就看他心意啊...給ㄧ千就捐ㄧ千...給兩千就捐兩千....幹嘛要強迫人家捐6300勒......還怪媒體偏頗....
作者: palapalaqoo    時間: 2010-12-15 11:41
感恩者: 還好撿回了七成 貪婪者: 幹 被拿走了三成!!!
作者: 住在哪    時間: 2010-12-15 12:32
寧靜海 發表於 2010-12-14 15:39
; l1 e# O6 a2 f) R' G. [$ r民法第805條原本規定,拾得人對遺失物所有人,得請求其遺失物價值的十分之三為報酬。( ^8 R! p# z2 V1 M; h+ P

: m1 r% Q- Q$ J1. 即便撿到錢的 ...
1 x5 \# ^$ L) a/ W
贊!!!!!/ j# d* S* W" f4 p; g" A
6 O6 r) X" l6 h/ M) J% y% j
也許有的人此生就是沒有機會遇到這樣的事,所以他無法體會吧!
# Z( R# s6 K3 G3 d公道自在人心
作者: polly    時間: 2010-12-15 12:34
覺得女學生的說法太牽強了! 即使她說那位單親媽媽要付酬勞給他, 但即然已經知道對方家境不好了, 為何硬要拿那麼高的酬勞? 總覺得捐款是因為發現事情鬧大了, 沒法子拗回, 不得已才做的舉動...用這種方捐款, 一點都不令人感動, "假"
作者: 睿依依    時間: 2010-12-15 13:22
今天自由時報有澄清耶~ 說昨天那餵拾金有昧的小姐,其實沒有要拿錢,是丟錢的婦人堅持要給的。
+ S( |) ^% c4 v' m' Q兩人拉扯的狀況,被志工人員發現錯誤解讀成這樣的.....哎呀~現在的媒體,真的都沒搞清楚狀況就亂報,真是該打屁股~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0-12-15 14:43
更新日期:2010/12/15 06:30 蘋果日報 5 I3 o  S" c6 }

. F3 f3 O& h( v  ?# `) n% I5 W【何柏均、劉昌松╱台北報導】北縣一名財經法律學系畢業的女子向貧婦索取六千元酬謝金事件,各界議論。台灣高等法院一名法官認為她忘記法律誠實信用等核心價值,也有民眾到警局表示要捐六千三百元給婦人,勸年輕人:「要有同理心!」女子昨則解釋,謝酬已以婦人名義捐給動保社團,「錢已經捐出去了,我真的很冤枉。」/ V! o6 X$ m2 z* b* }0 Z" W* J

' @# m; r/ m- w
% o8 m8 y1 R: g, Y& F6 T  C+ W各執一詞
  p8 z+ t+ F" |" h% E$ r
) c* D  v& h& F: `7 [5 p! a
& N3 K' E8 H0 G3 ^2 x+ w9 V( f" `. [拾獲遺失物女子潘媛如(二十八歲),今年剛從國立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畢業,目前正在補習準備考公職,在校時,創立高雄大學動物保護社團,並擔任創社社長。她前天傍晚拾獲李姓婦人(四十四歲)遺失的一只包包,裡面裝有兩萬一千元、手機等財物,依《民法》要求李婦支付兩萬一千元的十分之三、即六千三百元謝酬。
+ r- h4 W4 Z' b  h3 O; x: b
. _$ x% u1 ]  P% F5 D% a0 P( r7 j+ g( w# L" p) _6 u6 o" }
友聲援稱曾拒絕謝酬
1 r5 w0 [: l5 O
1 I* `3 S3 x  \6 b* u2 H# u
' P1 q; }* I9 m$ E8 P4 F李婦指出,當時她打電話給自己的手機,潘女接聽後,她曾表明願包紅包答謝,但潘女要求十分之三謝酬,她不懂法律先允諾;但因金額高達六千三百元,相當於一個孩子的月生活費,她才向潘女坦承經濟有困難,可否不要那麼多,潘女卻堅持其權利,最後她給對方六千元。+ ~& x. v8 ^% J1 o" o* U; N
7 S8 D2 j% h: V. t$ {( c
2 P9 K, v: k: u# q- L8 D3 q
事件昨報導後,潘女澄清說,是婦人說要包紅包給她,她當時還拒絕,她跟婦人說要就拿去捐,婦人問她要捐多少,她建議捐六千,「我非常非常冤枉,我撿到皮包又捐款,為何一件好人好事,被講得好像我們學校教出來的學生很不應該。」8 M3 X: q9 }( v
* B' o6 _( @. W4 {
, N/ @: T" ~& {+ l$ s, T; F
批踢踢昨也有自稱是潘女的同學、朋友發文說,李婦在電話中允諾給潘女一半謝酬,但潘女拒絕,還解釋《民法》規定可要三成,建議把這筆錢捐出去,婦人也同意,沒想到事情卻變調。她氣憤說:「從頭到尾都不是這樣,警察亂說話。」李婦則說,她並未說明紅包金額,原本只想包兩千元。# l. p! o7 {' n' Q
3 a! ^+ k+ V' A0 ?$ R8 U% s

7 S& k9 E( Y9 @+ U1 N" @- R以婦人名義捐款惹議  }. P+ ~8 H' g, I0 {. u

7 Y2 E+ H% G/ b$ l; ?' s- `4 o5 `1 I/ w/ n4 |0 j0 ^# ]2 r
警方則指出,潘女首次到警局態度強硬,堅持索討六千三百元「報酬」,強調僅索取現金的十分之三,並非所有遺失物的十分之三,已經很客氣了;當時,她未向李婦表明要捐款,她二度到警局才出示收據稱是「捐款」。而李婦昨看見電視畫面秀出有其名字的捐款收據,不滿身分曝光,打電話到警局抱怨:「為什麼用我的名義捐款。」
; c# n) I1 O' f; d
- F2 q% A4 Q* J1 q0 q7 S/ h/ F5 D  U$ Y; ~- U2 k& \5 A
對此,台灣高等法院一名法官難過說:「法律系學生作出這種行為,讓我們念法律的人,同感蒙羞!」他還要《蘋果》轉告李婦,潘女要的六千元他出。
4 A% I. U$ C; G& @$ n% U, L3 @8 k9 U8 N+ m8 Y% l+ G, s
《蘋果》昨晚前往李婦住處,鄰居指稱她丈夫很少回家,幾乎都是李婦在照顧生病的婆婆和兩個孩子;李婦的婆婆開門讓記者進入,發現李家擺設簡單,家境不是很好
& I( R3 x* t  O! j! @8 C  X! N$ V. }6 M4 X/ B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15/143/2j0qn.html% j; m, @. Y# c. u9 e" T
6 ?2 a8 t8 G  W7 ~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