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K' T) f$ L4 f5 h( p 8 E9 B2 v# u; f此時等候乘船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位秀才和一位修行者。 / Y6 N& N P/ h2 m0 d# M2 `, A7 m, e& W& i# t
秀才看到渡船壓死魚蝦的情況,就問修行者:「你看船夫把船推下水的時候,壓死那麼多魚、蝦、螃蟹,你說這是誰的罪過呢?是乘船的人,還是船夫的罪過?將來這個殺生的罪,是要歸於乘船的人,還是船夫?」 # B. l7 {7 B# W( `+ R/ U7 n B7 f+ H4 s) P& u$ |7 P2 x( M* k
) Y% S2 U S- l 5 Q5 w9 M$ G- E/ `3 l) j9 X( o修行者指著秀才說:「是你的罪。」) J1 i* D' p# y7 D3 e* a% P' ]4 g% Q
! B9 ^: y/ e7 i: b( [: S. H# C秀才很生氣的說:「怎麼會是我的罪?我又不是船夫,也沒有乘船,怎麼會跟我相干呢?」1 F! u7 U! X+ b
0 _& ^! b9 y6 Q* R% y+ A$ `9 l2 z5 q U2 V( W3 Y6 H# d0 j7 W: r
0 }) Y, m3 i# z2 I8 S
修行者說:「因為你無事生非啊!」 2 l' |: K! A( W" F# \6 z# M8 i' \/ ?; Z- E) [
船夫為求生活溫飽而渡人到河岸,心裡沒有殺生之意;乘船的旅客,只是過河辦事,也沒有故意要殺生的念頭。他們的「本心」其實是很單純,沒有任何「犯意」,如同雖有烏雲在天際,也不能遮蔽天際原本淨朗的天色。, }: f( L2 h1 _ d
% Q' P) h0 ~2 K% {# c! W1 T
0 l3 {' o! `* f; t& \* M) _% I( b+ y4 Z& U
秀才妄生是非,提出「誰人有罪」之議,其實是平添煩惱閒事。 3 _0 {. d1 |1 @5 _6 e 2 |3 Y( e$ d2 R% l如同我們周遭也有不少人,喜歡說三道四、評論他人長短善惡,殊不知對這好壞是非的評斷,其實是綑綁了自己的心念,讓自己的心不得自由。6 i- `3 n/ _! c
2 \5 [* ]) g3 h( V B' `6 C' \6 D' M& T, P ^+ I ; O2 _8 K; L0 X+ M% ` j, u" v罪由「心」生,我們的心就像精於工畫的畫師,已塗滿紅橙黃綠藍紫的色彩;想要讓我們的心回復上蒼創造時般的純白潔淨、無染無暇,只要停住內心畫師的雙手,那些五顏六色自然消褪。) Z5 A, A' D, P) x
+ @- r) b" n0 m- d
6 w4 L2 ]0 G* a : J9 v2 M0 e1 u/ r8 U; _$ [" k當很多讓我們覺得「倒楣」的事情發生之際,不愉快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這是人之常情;我們不必奢求自己像聖人一樣,不能生氣或悲傷,但我們可以提醒自己,事後想想在「倒楣」之中有沒有什麼值得慶幸的事,如果有,想辦法找出來,如此一來,生活中就充滿著喜悅。4 w$ U- u/ E9 F" v.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