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心跳僅35下!針炙救肝肺妙齡女開心過日
[列印本頁]
作者:
faith
時間:
2010-12-10 09:12
標題:
心跳僅35下!針炙救肝肺妙齡女開心過日
本文章最後由 小黑鬼 於 2010-12-10 09:13 編輯
. t- ]! w2 Z2 E U: u j. U3 e
' Y" c0 f. ~8 d, `1 N5 `
更新日期:2010/12/09 13:07 中時健康 王雪華/台北報導
: V* W; Y8 x" Z
# z. r2 ~3 n( _
心臟跳動得比別人慢的日子,對二十出頭的徐小姐來說,人生簡直是黑白的!罹患嚴重心律不整問題的她,不但血壓出乎常人的低,連心跳都只有每分鐘三十五下,胸悶、頭暈、混身發冷無力的症狀似乎沒有一刻離過身,不願接受醫生建議,動手術裝設心跳節律器的她,轉尋求中醫藥治療,沒想到利用針炙調整肝臟及肺臟功能,心跳真的開始跟上一般人腳步。
$ V( e5 h9 i g( D
$ p9 N0 z7 A. z ` O0 R! g1 C( p
兩個禮拜前,徐小姐在父親陪同下,第一次接受中醫師李深浦的診療,當時的她臉色蒼白、脈象也呈現出明顯的心律不整,進一步量測血壓更叫人吃驚,原來當時的她高血壓只有九十一毫米汞柱、低血壓只有五十七毫米汞柱,心跳更是慢到每分鐘只有三十五下。
- C& ]1 ] X5 l/ ~- z! c& B) k$ u
+ M. T4 Q* V, O% m- o3 d9 P) v
接受西醫治療前後兩年時間,徐小姐的病情一直沒有獲得明顯的改善,仍時常感覺到胸悶、頭暈、體溫低、全身無力,西醫甚至建議手術裝設心跳節律器,但這種症狀在中醫看來,是明顯的氣血兩虛病人,一定要從調養肝臟、肺臟下手。
, m4 n: w3 a7 N: L
/ V2 `# U* F7 X& ]
在吃了一個禮拜補氣的中藥打底過後,李深浦第二週開始為她針炙,分別在肺經的太淵穴、心包經的內關穴、肝經的太沖穴以及關元穴、足三里穴下針,沒想到才半個小時過去,血壓馬上升到高血壓一百一毫米汞柱和低血壓七十毫米汞柱,心跳也加快到每分鐘四十八下,徐小姐感覺整個人體內有股熱能,十分舒服。
; }* {5 i* c6 R. x7 q3 v
+ z% o7 x8 S3 Z: G9 U! J- z" _
中醫藥可不是一般人心目中以為的「慢郎中」,藥性雖溫和,無副作用,療效卻不一定慢吞吞,事實上,除了少數止痛藥物以外,中醫藥絕大部分都能很快見到療效,尤其在改善體質方面。
# [$ I0 w( e2 J2 r$ I
8 x5 _- L6 Z' S7 C7 V
血壓低、血糖低、心跳慢這一類的「三低」病人,李深浦說,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接受中醫針炙治療較有效果。因為三低問題多半來自於氣虛,是肝臟跟肺臟、即人體中的木跟金出了問題,人體營養燃燒才能夠產生熱量、產生氣,只有肝臟的營養品質好,加上肺臟的氧氣充分,才能使營養順利轉化成熱量,供應人體所需。
( H. L6 T0 _* \ H8 P% [0 A( Y
8 k) A5 j3 o I' x3 P r
所以這類病人的針炙手法也略有不同,李深浦根據過去的經驗與心得,發展出一套的獨門下針法,首重肝臟的太沖穴、配合脾胃的足三里穴跟攸關人體下緣的關元穴,連心跳紊亂、心慌甚至消化不良的人,一針下去,都能夠立即見效,馬上緩解症狀,且屢試不爽。
8 w1 k6 q g$ v/ t z- R. s
4 v/ k- ]' N6 Y
中醫調養肝臟、肺臟的針炙法,李深浦強調,不只低血壓、低血糖、心律不整病人適用,其他包括恐慌症、呼吸困難也都有效果,對於調整人體營養代謝、新陳代謝也有效。
( {# G/ A8 s2 o8 a, V* S3 {2 v
$ L4 z) T' U! [4 b% o- m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