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要逼囤房族釋屋 讓青年住得起 [列印本頁]

作者: dmk    時間: 2014-4-21 08:56
標題: 要逼囤房族釋屋 讓青年住得起

) A. i. m5 f1 Y) B2 X) Y- u江揆:要逼囤房族釋屋 讓青年住得起   " X0 a" S* m7 N9 K& v

2 H# b8 g! J, |% T: U【聯合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14.04.21 3 i  {8 G" u: g; [
  
+ {- N& o% ]! a2 m2 e2 j.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指出,將在任內努力讓大都會房價所得比降到十倍以下,讓青年與大眾住得起房。他明確宣示,要逼手上多房卻用來等待升值的人,把房子釋出來,增加市場供給。
# W. C0 U5 P3 _7 K( p) J5 b) ?4 w2 [5 W& _! s. U4 l; A, u, ]
內政部營建署上周公布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十五點零一倍,意即想在台北市買房,賺的錢得要不吃不喝十五年,才足夠去買房;新北市房價所得比也高達十二點六七倍。江揆說,大都會的房子,不應該這樣高,以現在的高房價來看,他的兩個孩子就算獨立成家後,也買不起房。 ) d5 V9 T; V/ d% d

8 h; R# L* s; Z1 m8 N) W他首度透露,都會區合理的房價所得比,應該在十倍以下。在他任內,他將採行多管齊下政策,例如在淡海新市鎮二期、林口世大運選手村預定地等多處大量增加合宜住宅,以及採取其他租稅、不動產等政策,讓房價可以降下來。
5 x; q& ?1 l1 F8 w) p5 O" R; z% p# p1 {
他說,最近財政部就會與台北市政府商議,針對手上多房卻閒置的人,提高房屋稅,「一定要逼手上有房卻用來等待升值的人,讓他把房子釋放出來」,增加市場供應。
" G( i, C) d" H, `! K" \2 S; O: X
太陽花學運後,府院黨加強與國內青年對話。昨天上午江揆參加教育部青年署活動,下午再與馬總統出席國民黨青年公民論壇。面對台下青年談工作難找、起薪低、買不起房,也不敢生兒育女,江揆現場開出承諾,力挺青年就業與買房。
* Z, J% [* e% q; Y7 ~
: T& {9 f$ n* w3 N  {3 f7 L據了解,內政部近期正積極盤點,要在房價較高的雙北市,提供大量平價的合宜住宅,例如,淡海新市鎮二期,盼結合台北港就業與生活,目前正在政策環評中;二○一七年世大運後的選手村,也預定可提供三千多戶,政院打算提供一定租、售比率,也可先租後買。 6 m2 e0 e. `2 w) l3 e1 C# g0 m" x
/ J; m* n' u( u; W+ u
在青年創業議題上,江揆昨天也宣布,五月底青創資訊平台將上線,國內青年可以一目了然找到來自中央與地方的創業資源。目前政院已敲定三年投入卅億元,協助青年創業(不含國發基金等創業貸款),如果不夠用,將會動用第二預備金。 ) b; s. \- W: \7 J0 h
------------------------------------------------------------------------------------------------------------------
7 W4 U5 _2 b3 q, k9 Y1 Z! \* W% B( e/ @# s( U* O# Y: l
十大民怨之首$ T, }+ |: {* x) k8 {
不知這次是玩真的,還是做做樣子?
. \+ G* J8 _  |7 U' Z; ?看看財團的反應了..
作者: toyota2906    時間: 2014-5-2 13:06
徒手補魚,不驚也嚇
作者: jojoyaro    時間: 2014-5-2 21:53
為什麼要打房?因為漲啊' d( K8 g( L7 W) N  @
什麼時候要救房?那當然是因為跌嘛
作者: Martinluther    時間: 2014-5-3 18:40
臺灣房價迭,可能會影響政府的經濟規劃??
作者: dmk    時間: 2014-5-3 23:19
房價漲不停
6 s6 g* |4 m, m學運停不了
作者: 大哥大    時間: 2014-5-3 23:39
我坦白說,我不願意讓我現在的資產縮水,然後達成讓年輕人可以輕鬆買房的目的!6 J- g+ U) u( W& g
我依我的能力及需求,在高房價的時間點買進房子,從那一刻起,我就已經承受也考慮過後續風險問題了,心甘情願努力買房,也認知如果以後房價漲了,暗爽在心裏;如果房價跌了,摸摸鼻子,自我安慰自住沒差,好壞都是自己承受,不用去怪罪任何人,因為這是你的選擇(雖然可能是無奈的選擇!),人生不是就如此嗎?再說年輕人買房從來就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房價絕對不是唯一的因素,薪資水準及觀念都是影響能否買房的重要因素,例如台北市本來就不是給剛畢業的年輕人買房的地方,偏偏輿論好像都在計算年輕人要花幾年的時間才能在帝寶買一戶房的驢問題。政府要以強制手段逼迫房價下修三成來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子,如果說這算是讓年輕人獲得居住正義,但政府剝奪我的三成資產,這是哪門子的正義啊?更好笑的理論是高房價使得家庭收入大部份都用來付房貸,使得一般消費減少,影響經濟發展....,我想請教這些蛋頭學者,如果明天房價馬上打五折,請問現在已經在繳房貸的絕大多數已購屋家庭他們馬上會增加五成的消費力嗎?可以啊!只要政府要銀行將房貸少收五成就可以!政府裏面充斥著這麼多蛋頭,難怪一天到晚幹蠢事!!!
作者: davidtso    時間: 2014-5-3 23:42
大哥大 發表於 2014-5-3 23:39 5 ^' W) p( W+ ^" J% V0 D. {
我坦白說,我不願意讓我現在的資產縮水,然後達成讓年輕人可以輕鬆買房的目的!: J, O. ?# k$ q
我依我的能力及需求,在高房 ...

1 j7 {  M$ ~0 b- V
( L/ l6 ?. F1 Z; |- Y. k2 `4 b, \$ M$ S( T
現在太低利, 買房的還是會買
作者: iAlpha    時間: 2014-5-4 00:11
如果囤房族的房屋稅增加, 持有成本增加,
3 z" [: s- \+ H) x+ g5 B但是能當囤房族者 是否會負荷不了房屋稅?' f) a4 \# p) A5 v' U! W
是否會進而轉嫁到租屋族身上?
作者: iAlpha    時間: 2014-5-4 00:32
「央行低利 高房價幫兇」 學者轟劫貧濟富 央行嗆:只比韓低2014年05月03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503/35807553/%E3%80%8C%E5%A4%AE%E8%A1%8C%E4%BD%8E%E5%88%A9%E9%AB%98%E6%88%BF%E5%83%B9%E5%B9%AB%E5%85%87%E3%80%8D
. @" I; r# A' q( p
【綜合報導】央行是房價高漲的兇手?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台大財金系教授李賢源等人昨砲轟央行堅守低利政策、阻止台幣升值,是政府打房不力的關鍵!央行經研處長林宗耀高分貝回嗆:「台灣利率只比韓國低一點,比大部分國家高,不致造成房價上揚。」雙方激烈交鋒,互不相讓。
/ D$ [2 E+ O/ o

風險轉嫁銀行
許嘉棟昨出席一場中研院與中經院合辦的研討會,他說,央行匯率政策是助長房市的主因之一,這麼多錢未藉由政策措施收回,(打房)效果總是有限,目前國內資金寬鬆,房價難以平抑,匯率政策難脫關係,「外匯夠多了!」他建議央行思考增加貨幣沖銷,給台幣升值空間,平抑房價。7 b- l- ^5 g$ T' f* L+ _
許嘉棟認為,為捍衛台灣經濟,十多年央行阻升台幣,已幹得太多了,「不能一直靠央行,各部會也該為經濟成長負起責任。」李賢源進一步批判,房價高漲,利率不是唯一因素,但絕對是其中一個。6 F9 }2 I# v' @% Y! F. [6 u* H4 ~
他說,投資人趁低利借錢買房,又可將風險轉嫁給銀行,何樂而不為?且自1998年後,政府至少提供3兆元優惠房貸給房貸客,房價自然壓不下來,「利率壓低是劫貧濟富,付成本的都是存款戶,獲利者卻是少數的企業家。」; V. Y& W1 f7 n( _
央行經研處長林宗耀反擊:「在亞洲鄰國中,台灣利率只比韓國低一點,比大部分國家高,不致造成房地產上揚。」李賢源旋即痛批:「你若認為利率不夠低,回去看一下我們10年期、20年期公債殖利率低到什麼水準?」現場氣氛一度火爆。林回應,台灣資金充裕是因超額儲蓄多及投資不振,要改善資金浮濫情形,須增加投資管道,將資金導入對經濟有助益的公共建設。 ( M% k, c" n& q* |' [: |8 B

; n  v3 H* Q9 ~# z& n低利率劫貧濟富 學者砲轟央行    http://times.hinet.net/news/15230009?m=fp

4 d( m0 h8 ~7 A9 E3 m! ?+ S
- I9 s& ]- ?/ ^工商時報  2014-05-03 05:57  (18小時前)
$ R" W: z( Q" H6 [
2 n# i7 u5 ]" y$ j2 x# m8 J
財經學界與央行對於雙率的爭議,昨(2)日再度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掀起。台大幫李賢源、薛琦,力挺長期反對央行雙率政策的許嘉棟,批評央行為了避免外匯存底的持有成本太高,1998年以來維持常態低利率,多年來大概增加3兆新台幣灌進市場,推高房市等資產價格,利率低等同於「劫貧濟富」。
另方面,台大財金教授李賢源指出,我國把中央銀行當成營利事業,要求操作外匯盈餘每年繳庫,就是商業銀行的行為,「央行被當成商業銀行,是國家最大災難」,是很嚴重的問題。
中研院經濟所與中華經濟研究院2日共同舉行「于宗先院士公共政策研討會」,表彰于宗先在產業政策、金融人口、與財政等重要公共政策議題上的長年貢獻。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發表《台灣匯率政策》學術論文,李賢源、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現任世新大學講座教授薛琦為評論人。
許嘉棟指出,央行的雙率政策,是為了穩定匯率,協助出口與經濟成長,這麼多年來,央行為維持經濟成長,長年以來做太多了,國人不要一直靠央行,負面代價很大。其中,央行自2003年以來,刻意以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景氣以外,央行持續買入外匯、快速累積外匯存底,形成國內資金相當寬鬆,導致房地產價格難以平抑。
李賢源也指出,因為投資人借錢買房產,利率低、成本低,又可以把風險轉嫁給銀行何樂而不為,自1998年後,政府提供起碼新台幣3兆元的優惠房貸給房貸客,房價自然不低。
許嘉棟認為,雖然台灣因為國情特殊,有必要累積較多的外匯存底,但是目前外匯存底持有量已過多,而且兩岸關係緩和,繼續增持外匯存底的必要性降低。央行允宜在匯率政策上改弦更張,減少外匯存底的累積,並提高沖銷比例,以避免資金過剩狀況持續惡化。
. x2 q( M4 Q% o+ p5 W! M7 }
& b2 e. f0 _& i2 u# s  {' V- o$ q==========================================2 O6 j- t8 n2 h! W' C8 Z
老實說, 若現在是以前 房貸 8% 9% 的年代, 我也買不起現在的房子...
1 J1 z3 H8 k$ q. x/ q
& n; N. }8 t' a6 n+ V! v. i+ Y" P8 a

作者: iAlpha    時間: 2014-5-4 00:38
內政部營建署上周公布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十五點零一倍,意即想在台北市買房,賺的錢得要不吃不喝十五年,才足夠去買房;新北市房價所得比也高達十二點六七倍。
房價所得比太高!
, {, V/ l* i( x! ^2 s大有為的政府 要壓低房價!
( _" k: t: t/ r但是 為何不也同時 設法創造有利的經濟條件 提高國民所得?$ A# W9 B% J6 [6 [7 `  i! X

作者: toyota2906    時間: 2014-5-4 01:02
iAlpha 發表於 2014-5-4 00:38 0 H$ r+ ]4 N' C/ ]5 r
房價所得比太高!/ T3 N5 b' d2 r( K5 z- Z( f
大有為的政府 要壓低房價!6 ^( y# h4 O8 r3 \
但是 為何不也同時 設法創造有利的經濟條件 提高國民所得?
1 f# i1 Y! A4 d2 }' \8 C. F
贊成,但除了房價外,還有水,電,瓦斯,食,衣,行......,還是想辦法提高國民所得,才是優先動作吧!
作者: formosa1027    時間: 2014-5-4 01:09
所得低反而怪房價高,有些人為了政黨混淆視聽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 O7 [7 s: T" D! b: y6 _6 ^! x! g對企業施點壓力吧,別在剝削勞工了
作者: jojoyaro    時間: 2014-5-4 01:38
本文章最後由 jojoyaro 於 2014-5-4 16:03 編輯 7 X8 b1 I% T9 l. L' p& p
dmk 發表於 2014-5-3 23:19
) X# c4 ]+ a" c. K( I- y* ^房價漲不停
# G' S4 D+ w5 w9 I1 ^% O5 ?學運停不了
( i7 \/ x$ l. C( [0 V# ^, \# ]
$ m, s; n$ K- {# E1 e
人家沒這訴求吧....是民怨,不過兩者看來沒有關係
5 N5 c% y" u0 s6 |( Y倒是在M01有人標題在問為何沒有大型抗議高房價的遊行...
1 ]! _0 G) E  b, K; Q6 |  |
) E. h" r% w5 }' d/ U8 W說實在過去那兩個議題,基本上我也是在反方的立場% T' l4 }7 q" E- l
不過我也是有幾間房在自住跟出租就是了9 m- X* C3 u: R* n8 ]

3 D% z  I) W5 u, Y& [: R5 o1 H$ O
作者: andy58585    時間: 2014-5-4 03:04
現在年輕人不吃苦,不是工作難找!6 P1 `. R0 w# Q5 x
而是福利不夠好的工作不願意做!
4 K' s: }8 I% N. [1 w要買房的確困難,
, {* Y0 l  V/ g" P0 y" P0 Q) F我覺得就算房價下修也沒用!
3 V: t% X, F" ?. @( m, u3 n/ a) m# O8 O' p' I* Y

8 |3 T# f) A9 ^, {& @9 }
作者: dmk    時間: 2014-5-4 08:43
崩世代大進擊──透視學運背後的青貧現象(文末省思)
0 C  p3 C5 |+ q5 M: e: w; G, r財訊  【文/曾嬿卿、王柔雅】   2014/03/26
8 p' X. _& R* F5 a' ]/ {: z' u. [% d' C6 D& {
如果今天他們30秒就可以通過一個這麼重大協議,我怎麼知道他們下一次30秒會通過什麼東西!」
7 m3 L! M2 G% [! E) s! \5 o「他們只會說服貿多好,應該只有那些大企業大老闆好吧 ,我們工作機會都被搶走了,有什麼好?」
% [1 B! p5 L: T. R「自己的未來自己救,今天一定要站出來!」7 }. J4 |1 K8 V
在立法院旁的青島東路上、學生占據的側門,大家席地而坐,輪流上台發言,談自己的第一次社運經驗,對服貿的看法,對政府黑箱作業的不滿,對國會怠惰草率的批評,對社會現狀的無奈,對未來前途的惶惑。
5 G1 V5 ]9 c5 n7 t8 k. Q$ a( C3 j- J! V+ A) o
% J; G$ A9 W3 l. y
叫他「崩世代」% D9 J% q+ ~/ `, D2 j$ G

. d5 R, r3 P& H) }: v$ M  d新自由主義帶來世代不正義/ Q8 c- o; F  I& O4 }: P

/ t  P8 ~, z5 H0 q, R5 B5 ?這群出生於1990年上下的20多歲年輕人,成長於解除戒嚴、民主開放的年代。在他們幼稚園時期,台灣第一次總統民選,小學階段,台灣已經經歷了一次政黨輪替;他們的史地課程,比起過去,談比較多台灣,「美麗島事件」只是教科書上的一則歷史;無論對國民黨或民進黨,他們都沒有刻板印象、歷史包袱,對於中國,也沒有「萬惡共匪」的仇恨。" D5 i+ M+ q) Q) b' s

1 k: V# ^6 F- S. r, d) L* e2 ]& k, z) J. c: B9 Z) d
為什麼他們這麼反服貿?
9 U, m. J# D& ?4 _* j+ {& ?' x5 B
, I/ t; g9 y7 X4 `' ~2 e3 k! c《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作者之一、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林宗弘觀察到,年輕人之所以對《服貿協議》這麼關注,反映的是對未來的焦慮。「這幾年馬政府不斷對中國開放,說對台灣有多少好處,實際卻不是這回事,大家發現,獲利的只是少數大財團大老闆,但資方利益並不等於勞工利益。」林宗弘分析,尤其最近這幾年,不少台幹和工程師被中國本地人力取代而回流,也有人面臨家庭與工作的抉擇,「賺到錢的不是我,卻要我付出家庭生活成本。」且在資本外移後,本地工資也被壓低了,難怪薪資倒退十幾年,「開放到底有什麼好處?」
0 \5 |# S* K1 d+ z  H! n
, S# ^  k# Y( c: \/ h原本被視為冷僻生硬的《崩世代》一書,自兩年前出版後,竟意外暢銷,至今已七刷。書出版後,學運發起人之一的陳為廷邀請林宗弘到清大做了第一場演講。這次學運的不少論述,看得出來部分受此書的影響,例如對自由化全球化的質疑。
7 D4 q$ _, G0 s8 b9 I% Z! U# ]/ H& ]. t6 c5 g
該書指出,新自由主義帶來世代不正義,戰後嬰兒潮掌控政治權力與金錢遊戲,壓迫年輕世代延長工時、壓低其福利與工資、使貧窮青年長期負債,造成貧富差距擴大,最後導致這些國家的低出生率。「得到好處的是那些掌權的四年級生,但他們對經濟藍圖的想像,跟現在網路世代的七年級生並不一樣。」林宗弘進一步分析。# q5 P0 j0 R( }8 y6 _  g; A9 z
1 ~! c; h6 c+ V  l
根據統計,台灣對中國貿易依賴度由1990年的6%提高到2010年的36%;而從九二年開始,台灣的資本外移就高度集中於中國大陸,於一○年ECFA(兩岸經濟協議)簽定後達到高峰,占台灣資本輸出的81%。且根據研究,對中國投資比率愈高,台灣的失業率與貧窮率也就愈高,尤其是年輕人。
: Q- n7 v, i- N7 @4 M) v
( d" w  A! u8 \: M像去年整體失業率4.18%,是近五年來新低,但20至24歲青年失業率卻飆至史上次高的13.75%;而社會新鮮人的失業期也不斷拉長,近幾年的失業週數已從向來的20餘週,上升到30餘週,找工作的時間要拖上8~9個月,因此許多大學生藉「延畢」逃避「畢業即失業」的尷尬。% H9 C6 v6 I' z$ D

, E, X" c  V0 c# \( ?4 }  S/ ~& B( @
被剝奪感加深& C3 o1 e" H' I$ N

& g0 h9 B. U0 |* }# `7 Y2 O3 `質疑服貿只能服務財團* ]1 W! a- j6 \
& K, i; \3 t+ V- ~3 O2 z2 v
工作愈來愈難找,薪水更是持續壓低。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去年全國受僱就業者有7成的人月薪不到4萬元,年輕人最差,高達177萬人,占88%,且20至24歲平均月薪僅2萬4269元,「青年貧窮」與「窮忙」現象依然。
8 ?' Y5 S$ {& S: P7 G( W- I
1 m; E2 L$ V6 g/ y: o# i不止如此,學運幹部、台大台文所博士班學生江昺崙就表示,「世代正義」問題也很嚴重,未來年金、保險、照顧老人等財政壓力,都會落入這一代年輕人身上;而年輕人不止買不起房子,就算房地產下跌,經濟發生問題,最先被解僱的還是沒有社會經驗的這群人,「我們是會被犧牲的那一群,其實我們都是被剝削的,應該要一起站出來,不能只是個人自怨自艾。」
  ]4 `5 j5 j4 H) c, v
2 e- ]" ?3 v9 K' d8 S, X這種相對被剝奪感,充斥在自稱「魯蛇」(loser,失敗者)的網路世界,讓年輕人對企業財團、富賈高官這類「人生勝利組」沒有好感,尤其這些年來層出不窮的拆遷、徵地、汙染、勞工、食安等問題,不但未見這些財團老闆拿出企業良心,甚至成為資源掠奪者;而回流的台商,要不是挾巨資炒高台灣房價,讓年輕人更加買不起房,就是為北京代言,以商圍政。這些,都讓年輕人點滴在心頭
; G$ I' {; ~6 p, t8 |* @3 h" t
3 t  H% k/ j8 i8 ~1 p學運活動發言人黃郁芬就質疑,《服貿協議》能得利的多是財團,但他們賺的錢是否能夠回饋到台灣的勞工身上?「這十幾年的台灣經濟不是沒有成長,但台灣人的勞動薪資卻反而在倒退,既然在台灣賺錢,都沒辦法回饋給台灣人,怎麼說服我們,他們到中國賺了錢,可以回饋給台灣人?」
! n! V, A. [; Z( w  T
. D- e9 Q4 }( ?0 I& D活動總指揮林飛帆則認為,服貿不止影響產業,也會影響台灣的國家安全,中國透過廣告、出版品影響新聞自由、控制言論,就像香港,香港經歷過中資買廣告、抽廣告的方式,影響言論自由,進行洗腦,「事實上台灣也正面臨這樣的事情,在旺中案活生生演出,」他說。- _" s( T+ n! @; r2 w9 Y

/ O5 E3 V* T" z  |  ?; k$ L0 G% `# }7 q% G
台灣認同感加深" B' y/ x5 I5 W
' R& E6 l+ z4 R" D8 Q
不願看到中國企業長軀直入# i1 y1 I/ Q6 u2 a/ s

9 ~, o9 y3 e- F& a兩年前的「反媒體壟斷」運動,讓許多學運分子見識到媒體的影響力,他們眼睜睜看一份原本堪稱自由派的報紙,在紅色商人入主後,如何的質變,再加上香港壹傳媒被抽廣告、《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被殺傷等事件,對於生於民主化之後、從未被威權統治的年輕世代,對言論與創作自由特別堅持,深怕中國的手伸進台灣,剝奪了他們目前擁有的一切。
0 t. F/ e- h" o5 {
$ P& D& n0 y% r' J7 c& V台灣指標民調公司在今年2月「王張會」後,做了一項「終極統獨觀」調查,顯示20到29歲的年輕人,贊成台灣終極獨立的比率為68.5%,不贊成兩岸終極統一的比率為82.7%,均遠高於全體平均值(兩者分別為47.8%、64%)。
8 i; I& Q& C# u' b8 _( i
, U9 g% Z- Q8 u+ I/ K6 s: x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佑宗團隊所做民調也顯示,「台灣、中國為一邊一國」的認同已成為社會主流,占近7成;尤其,中國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對民眾認同產生了影響,但對年輕人卻是反效果,由於新世代有「必須與中國競爭」的威脅感,造成情感上更加認同台灣。
  B' Z# b) ^& k1 e7 _2 f/ |7 j4 @: U
/ R4 \, v& D! K3 @一位台大工學院的大二學生說:「我雖然不了解服貿詳細內容,但我跟我的朋友一想到中國企業、資金、人員要長驅直入台灣,就充滿了疑慮,更特別在乎這個協議制定過程,究竟有沒有充分討論、按照程序,這麼重要的事為什麼不好好討論;政府愈沒照步來,我們就認為愈有鬼。」
# C+ v" y& `, l' \: {1 k) T2 _5 s$ G# d(本文節錄自447期財訊雙週刊)
作者: dmk    時間: 2014-5-4 08:56
jojoyaro 發表於 2014-5-4 01:38
5 N3 X. k9 D5 \: Z# [. F9 q2 ~: S人家沒這訴求吧....是民怨,不過兩者看來沒有關係4 R; O; C# H8 z& K
倒是在M01有問為何沒有大型抗議高房價的遊行...
3 @6 C. p) a* V4 r$ c
雖然這次學運主要訴求是反服貿,! b1 ]* B, \2 L+ O4 e$ ^
但這只是一個導火線.
/ \4 i( J3 c+ E, Q事實上,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早已存在強烈的被剝奪感,1 `  Z1 E+ y9 _
低薪資,高房價,高物價...等存在已久的問題(近年有惡化),) t- y+ ^3 D4 {+ @
讓年輕人背負沉重學貸,房租或房貸,上一代留下的負債,
, B$ L$ t' z) q  `2 t1 N導致生活品質低落,不敢結婚,生小孩,追求夢想,
4 h+ H+ |; o: y; G( W9 C還要背負不努力工作打拼的草莓族等惡名,, H# E% }: N  f) ]  T& t
種種不滿及怨恨在一次的議題中一起爆發
作者: davidtso    時間: 2014-5-4 09:11
dmk 發表於 2014-5-4 08:43
- i* U# Z. Y& v5 }( L崩世代大進擊──透視學運背後的青貧現象(文末省思)3 ~0 f% ~/ X' p; I  I7 c# ?
財訊  【文/曾嬿卿、王柔雅】   2014/03/26

7 Z, @" E% j+ V. C* O  ]
7 `; q5 M8 D% u: a& q7 ^8 w5 ^: O7 p7 a$ _+ Q- c  y# _) X
贊成遺產稅提高,這樣也不會有人想買房傳子節稅
作者: maskmaker    時間: 2014-5-4 10:24
大哥大 發表於 2014-5-3 23:39
& H9 C/ Z/ C: ^( J9 y我坦白說,我不願意讓我現在的資產縮水,然後達成讓年輕人可以輕鬆買房的目的!
+ u8 f- P6 z- O我依我的能力及需求,在高房 ...
8 I4 a1 v) q+ U
喜歡在高房價承擔風險那是個人的選擇" B0 }6 d. h/ l+ o2 R
反過來說  薪資那麼低的現在
) C. |" E3 n, b4 _- |5 H9 x! a4 O誰要為了維持少數人的資產一世為奴?* }  a8 P/ S5 ~
房價所得比是全世界判斷房價是否高的一個客觀指標。
( f/ f& k: N7 q/ K% o5 }& P& T9 e0 c! Y* N$ p9 F' q# p
投資有賺有賠  自己要擔風險
作者: 大哥大    時間: 2014-5-4 13:14
maskmaker 發表於 2014-5-4 10:24 - a9 T8 u5 \1 E. V! c' `" S) ?
喜歡在高房價承擔風險那是個人的選擇
; W9 h4 l: z3 o, l$ g3 X$ N8 l反過來說  薪資那麼低的現在6 Z# B4 w+ _; N$ E
誰要為了維持少數人的資產一世為奴?
. Y! I# r' G; _3 {2 y1 v
1.台灣自有住超過八成五,這該不是少數人的資產吧?難不成您以為擁有帝寶的那些人才算是有資產?' Z( M8 }: z" |5 r/ N$ [' Y
2.影響房價所得比的不只有房價,還有所得,政府無能力提高所得,只好以外力來壓低房價。如果這不是掠奪,甚麼才叫做掠奪?1 ~- {' k) D3 G1 D8 K/ u
3.擁有房產不應視為房奴,因為你會用到它,而且它可能會對你又所回饋。比較起來,養小孩才是真的奴---你永遠只有付出的份,不管有型無形,直到你終老...
作者: dmk    時間: 2014-5-5 08:44
本文章最後由 dmk 於 2014-5-5 08:49 編輯 2 h4 O: A# [# F) G  |' n# l; V

1 X4 O1 {( o1 ^  V" b1 F台灣住宅自有率是個假象,其中有房屋的大部分家庭之自有房屋僅為1宅,房價高漲,這些人的紙面財富增加,但因必須住在其中,故可支配的所得未增加,也沒租金收入,房價漲翻天對他們沒益處。但若想換屋或購新屋(例如家中有新成員誕生、兒女長大要成家、原屋老舊換新屋..等),則因房價高漲而無法如願,所以總體而言也是受害者
7 J5 A$ a; Q$ A
# q& G( c2 y/ G0 g( Y房價高漲,對於擁有大筆土地房屋的財團或建商,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作者: hui_ching    時間: 2014-5-5 09:25
本文章最後由 hui_ching 於 2014-5-5 09:28 編輯
/ {, e) |# K) A8 v0 s- J- Z- ~6 X& m1 ]
以低利率的現在,提高了所得之後呢?還是有很多人再拿去炒房,再衝高房價。. i* N7 U, b% P8 t8 @5 s
6 ?8 ^1 _+ F8 y- ^$ G6 O
部分人口口聲聲的說"年輕人"買不起房,是因為年輕人不努力,"年輕人"本來就不該是購屋一族,小妹認同二十多歲初出社會就想買房會不會想太多啊?誰不是努力工作存個十來年才有安家立命的本?但是,您有想過,現在很多年近40的"年輕人"或"年輕夫妻"買不起房,夫妻月收入沒十萬以上想買房?做夢比較快,這些人是您口中的"年輕人"嗎?以現在的房價三房少說破千萬,有多少家庭買的起?所以不要生,不要養小孩為"奴"?
+ ^6 E8 z: ]: N7 i
* P$ p5 Y+ _( |. ~8 M% ~! y『投資有風險,有賺有賠』,而這風險包含了自身收入來源的穩定性、天災、全球經濟環境、政府政策等等,投資客們有機會大舉炒房不就是利用了政府低利貸款的優惠政策?而如今政策改變是很正常的啊!總不能期待政府政策萬年不變,壓低房價方法萬萬種,敢或不敢而已,總會有人獲利有人吃虧,提高利率我的負擔也增加啊!食衣住行育樂,除食衣為基本的生理需求,住為先,人民無法安居,何以樂業?厲害的投資者當在聞到風向即將轉彎時即時避險,『投資有風險,有賺有賠』,坦白說,現再逼"囤屋族"釋出,也不是沒賺,只是少賺點,別當最後逃的那隻就好。
8 Q; J0 ]' h% `# |4 R
. L# C/ a+ m" Q" H1 w9 Z
作者: 周浩子    時間: 2014-5-5 09:27
dmk 發表於 2014-5-5 08:44 - h9 C- H1 c2 \7 @
台灣住宅自有率是個假象,其中有房屋的大部分家庭之自有房屋僅為1宅,房價高漲,這些人的紙面財富增加,但因 ...
0 c- _! K0 Y/ Z/ {: X9 {+ H- y2 f
漲就說  肥到財團
/ r1 r9 c8 I: @跌就說  害到民眾0 ]3 S8 |+ {& V. l) N
問題是漲跌不是本就該市場機制決定嗎8 i. I7 D4 C- S; H* {2 |$ n
難道要政府去操縱價格3 c' c- c7 j) H
到時候父子騎驢變成父子都拉驢
% E0 C8 ]( O! m8 |& G9 i: P1 O還是換得罵名
* m; w! M6 C% [9 H& q' ~  v2 w( M4 j; t# p4 G
至於可支配所得& _# W$ b' u4 h' B! n" m  X/ j
是自己財務投資配置7 N/ [7 P' q. }
有人要把薪資大部分拿去買房的話  也是個人選擇
9 l6 Y6 v7 I2 r7 e: n$ d是否也想靠房地產海撈一筆卻沒做好風險管控
2 ~2 c, D9 P+ @該不會到時價跌又回過頭來罵政府/ f- T, v% B8 J! P" n1 V
& ~3 T2 {* K' _  e
沒有人說一定要買房
, u: H! @) n% }  \% n價格不合理就租取代買- G" g; C/ r( L8 q7 t. u
一旦大家都不想買房" q$ j1 E6 Z! x2 K5 ?7 a- j: C; z
房價還會那麼高嗎, }$ h1 U  U. v8 R8 O8 G
房價高表示市場面向還是買的人多
6 \8 h& @" ?1 ?# x& r6 P  o4 t) y3 M

作者: 瓜瓜    時間: 2014-5-5 11:29
hui_ching 發表於 2014-5-5 09:25 # x+ H% l# {& N, S$ `& C) d- {6 J
以低利率的現在,提高了所得之後呢?還是有很多人再拿去炒房,再衝高房價。$ C* V3 n7 o' D2 G4 H# ~
" a; q( c. J& l+ f) u/ Z
部分人口口聲聲的說"年輕人"買 ...
% |' z' X; M( T% Y; o) S
我個人是在41歲時買房,之前租房15年.說實在話,租房的日子裡,過的蠻快樂的,住滿意的房子而房租凍漲,薪水隨著職位的調升而增加,等存到5成自備款後再買房.  所以年輕時先租房也是選項.
% Z/ Y/ e2 x' @( k! e5 d( V* \4 R' U; ]# e" G( I
個人認為現在薪水低,讓大部分年輕人扣掉生活基本開支後,所剩有限,很難期待10年後能存到錢買房,自然對未來會產生焦慮.提高所得 是重要的,我想任何執政團隊(無論國黨或民黨)也都想提高所得,就不知最後成效為何了.) b' W" g2 }) g4 A" _
; j5 y) G/ s0 _8 R3 l7 {
若房價下降了,所得提高了,要達到滿意的時刻,也是多年後的事.  趁年輕時投資自己,找到自己的優勢,大家一起加油囉.
作者: hui_ching    時間: 2014-5-5 13:28
瓜瓜 發表於 2014-5-5 11:29
9 m" y, a5 T) y  t, }我個人是在41歲時買房,之前租房15年.說實在話,租房的日子裡,過的蠻快樂的,住滿意的房子而房租凍漲,薪水隨 ...
) _4 x. C# W/ f: f# X
% t- T9 |- |3 f7 M" C/ m  I
我們夫妻倆比較幸運,在32歲就硬著頭皮買下人生第一間房(沒拿家裡半毛錢喔!),當時房價穩定+低利率+貸款成數高,年輕人只要願打拼就有成家安居的機會,所以我認為應該排除極端個案,『有錢的人再貴都願意買』、『年輕人不努力、收入不佳』..等等,這樣的例子毫無參考價值,該深思檢討的是一般受薪家庭,夫妻雙薪育有一兒者(為大多數族群,多生多支出,還不包含奉養父母喔!),若夫月收入5萬+妻3萬,應屬一般辦公室人員收入,家庭總收入8萬,目前三峽3房約1300萬,假設自備3成400萬(有多少人拿得出400萬啊?),貸款900萬,每個月本金+利息要繳4萬多元,結論是,買不起!!而這些人是台灣社會最普遍的一群,他們很努力,結果呢?千萬別說這些人應該提升自己成為更高階人才賺更多錢,因為你我的公司裡更多的是這樣的一群人,高階主管才幾位啊?% K* Z  A: N) r- s2 ^

. v* ^* O6 f% @- Z/ Q0 ^
  Q9 d) h4 k! D0 V3 d1 a& ^" {+ `以上數字是略為概算,必與實際有所出入,請大大們勿需太計較^^0 C6 V$ |: F' c4 d

作者: kwbaseball2002    時間: 2014-5-5 14:23
執政黨有工具,要想想辦法囉!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