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瑞士小孩為什麼不尖叫?? 很棒 [列印本頁]

作者: 媛媛    時間: 2010-12-8 11:11
標題: 瑞士小孩為什麼不尖叫?? 很棒
前一陣子,去瑞士玩了兩個星期,
" g2 L" }% R# u; j$ _: F頭幾天,總覺得有哪裡不太對勁,
+ b3 q* H4 e; ]2 o' Z但想也想不出來就竟是哪裡不對。, U# Q! C" }& ~; ]% i6 ^9 q
後來終於發現瑞士跟台灣最大的不同:% w$ i2 f. t. w5 P, Z
8 ~& K9 P+ t6 }
就是瑞士的小孩完全不尖叫…
+ \8 J% C- a8 p4 Q
& H5 ^" @$ V4 S+ Q4 _' r在 台灣,到處都可以聽到小孩的尖叫聲,4 h: W6 Y6 D- x+ d+ i3 c0 N: y
鄰居的小孩、大賣場裡的小孩、
4 G, x8 d# d% Q/ J( ?; [百貨公司裡的小孩、路上的小孩、捷運裡的小孩,無處不尖叫。
6 |, o1 f1 I* }, _( p我非常怕吵,聽見小孩的尖 叫聲,真的讓我神經都快斷掉。
# ?" [6 F1 l! o- `7 x$ g% q; o但常常看到旁邊疲倦不堪的父母,
2 u6 W# z& g" b7 }' y我也不忍心在內心苛責:「究竟是怎麼教小孩的…」& F2 |: P0 Q: t
只能默默的想:「小孩可能就是天生會尖叫的 動物吧…」& f6 M& P$ ?- _8 s/ b

$ n+ d* ^# s4 g7 `$ u$ {* u7 Y& p4 G/ o但這個想法,) X( Z' K  |' n! G4 p
在瑞士完全被打破。
) H3 N6 `- i6 L$ F; u& A瑞士小孩不但不尖叫,
$ j: J# N* F4 u3 D個個還乖得很。
# @, _" }: ]: N* a' T無論是小到還躺在嬰兒車裡的嬰兒
* r' m( J  A+ W, S1 b! R,一直到國小年紀的小孩,
+ s) i3 G& B3 m5 i2 X; V/ k各個乖巧有禮,即使亂跑也不 會脫離父母的視線。
; L$ @* Z5 d: @! C7 ?瑞士的父母看起來都一派輕鬆,養個小孩,
8 @/ n+ ~7 c# d$ p+ g# F* D似乎比養狗還簡單。9 o; j! @6 _' F

# e$ x4 d2 e  z- S後來在瑞士各地旅遊,
/ T! j/ ], }5 M2 [* l5 F  R( v我特別觀察瑞士父母究竟有什麼秘方,' ]# `# r; w" ~/ A/ \" Y$ S' q
每天可以把自己打理的光鮮亮麗
& R  m8 y9 z, k3 q' H4 }$ J7 y(台灣的父母看起來都無力打理自己還兼精神萎靡),+ y/ O! f$ u  H7 b/ h
小孩又不吵不 鬧,規矩守禮。
* K- t( S6 }: k而且,也很少在路上看到保母,' I+ k: p, p1 v- z9 M+ H
多是父母自己帶著小孩。我只能說,2 i8 T- @% U/ s% `) d7 Q- s# ?3 I
這實在是太神奇了。5 N" Y  {, Y2 J5 Z. D2 V2 n" {2 V
4 M* i' _: ?& g# R# @$ y
後來我發現,瑞士人對於小孩的教養方式很簡單,! R8 W, d: J$ f
就是「生活以大人為中心」、「
  r; G) N; \- t. @, a大人做什麼,小孩就做什麼」。跟台灣人完全相反,4 o, I6 i4 u1 F0 K( K3 O
台灣大人的生活只剩圍著小孩 團團轉,婚前的活動,/ V( c1 ^) L3 A: e. j) S, ~
幾乎全部放棄。
/ A6 g; F" x/ z/ [ & T% s) N+ W  C: e  y
但瑞士人可不是這樣做的,
+ L/ }( j5 K+ S: R1 q大人的活動不會因為小孩停止。
+ ?) {+ ~( b% p0 z. I2 e9 d3 O  F; a而且,絕對不是開玩笑。3 {4 n0 ?5 Y/ m; j1 p( h& A
由於瑞士盛行健行爬山,; H" ?, {5 ?4 x( h2 \# n, N
我在火車上看到一對父母背著登山重裝備,* r$ A) W, l% l9 T- U; H* w
帶著四個小 孩,最小的大概三歲,5 T# F/ b% V) ^; n( l2 Y6 O# J) R
大的不超過十歲。這在台灣,5 D5 a( k$ v  M$ |: W  X# f- C" e+ u
根本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 K1 \# P% r4 B  y, |(台灣父母不可能帶三歲的小孩登山健行的)
/ |# M: X; a/ p7 r. `2 Q
; \0 W  D# B: s' v+ N8 J# l然後在維威(就是EVIAN礦泉水的來源地附近),6 E* T, ~: _; g8 W2 j) h
我看到更扯的事。大人都在玩帆船,( N) Z% L" @5 i$ \: M. t& ^
小孩在幹嘛呢?(看來都只有十歲上下)也在玩帆船啊,
% F& X  r1 b3 M: I+ X: w0 ~不過換成小型的 帆船而已(旁邊有救生員)。
7 p5 n% s/ m, e2 z1 x' K  j8 [8 F ( G9 M4 V* F4 {2 ^
瑞士的大人要做什麼事,
2 f$ U* o, p6 m0 f* _$ x" r+ r8 k8 a小孩就得去幹嘛。6 y- M+ b- }' K& T$ x
大人在山路上騎越野腳踏車,5 S  e! i) `" Q- R  Y4 H: }
對不起,只要是脫離嬰兒車的小孩,
5 p/ n4 n* t! u7 j7 i照樣得騎。在瑞士,沒有大人要配合小孩,
: |  ?& J% Y( x! p# b6 x大人放棄自 己活動這件事。
; C. X6 J2 @( L6 R; {; {4 L5 l
, R& R) u! ~! F0 o* q4 j甚 至夫妻用餐也是,
, j- M: d, Q( A* f$ O' u要是台灣,夫妻雙方在餐桌上一定只關心小孩,
2 I- z1 f/ a6 N7 ^) |小孩變成大人唯一的焦點。但在瑞士,
2 z. b, ]+ k5 T7 `5 C' f0 `. M* [- @; H可沒這回事。我在蘇黎士看到一對夫婦,
- r4 {) O/ `5 i5 y; D3 N兩人帶著兩個小 孩,一個能走,一( G% r3 e8 C! b1 k
個還躺在嬰兒車裡。% U' s4 }( L) X6 H! _9 ?
夫妻兩人談笑調情(是真的在調情),' O, Q! B% J' X) N( ^
絕沒小孩說話的份,
7 z. ]* f. B" z9 m7 D, l( W) C更不會將餐桌焦點從夫妻互動變成只看小孩吃什麼、
. |* i( f2 w7 L7 y( g5 B小孩有沒有受 傷這種無聊事情。; d" X. f5 S  m0 U) H4 W6 _0 E
, k0 Y+ C% A7 D) A8 P
[attach]14864[/attach]
% O; T# R6 \9 M0 y+ J% k% F+ b0 l$ P( w' Q
(有 圖有真相。請看看這對夫妻當場有沒有保母?
+ R) O9 A/ \. D: o* c9 ^  z沒有的。+ u: u' |3 B/ J) z7 A
所以夫妻相處沒時間不要全部推給有沒有保母。$ m7 e4 x# M; n# v; ]7 o: O
而且兩個人都把自己外表打理得很好,在台灣,
: m0 F" @4 Y6 O有看到穿 洋裝跟鞋出去的媽媽?
9 l1 u' [8 Y5 E5 F  V% K很少吧…多半都穿可怕的休閒服,) _1 O* D+ ]* h
頭上紮個鯊魚夾就出門了…
6 c9 K4 Y4 V+ R& K- v* K3 M( x- ]姑且不論品味,
) y) _6 [6 @! L- Y: Y/ k* ]0 s; t這位爸爸也的衣服看來也是配過的,
6 g2 `  l( k% _) F5 @+ S身上沒有亂七八糟的恐怖服 飾。); D# T. [) N7 \. j; @2 T6 d; a

+ U* A+ {& B& S" C! J- m+ [可是,瑞士的小孩看起來比台灣小孩情緒穩定,
! e1 h9 }; w1 A( `, J看起來也比較幸福,
1 t2 F+ v% r& r* s( C個個都像小天使。6 s1 Z' E. z2 g. M: z5 X
[attach]14865[/attach]
( b5 N1 |5 `4 b' ?: q$ i3 A3 |! D! |# q$ u9 Q% D
(我的拍攝技術差,雖然不是很清楚,但看看這個小孩的笑容,這種平靜的笑容,我沒在台灣看過。)
2 v6 Q, _7 ?0 r/ }5 ]+ ^ $ `% j, \2 ?0 |' f* s
! K" h* ]! z$ U
而且,在瑞士,7 r1 }! d: H9 P# r5 u
大人非常尊重小孩,0 T  H3 N: G9 p' c. h7 R& r. W
我沒看過有任何大人去逗小孩,
- A9 Y7 P" R' R+ t' p例如摸頭捏臉等等把小孩當寵物玩的行為。
& t3 K$ ^  |- b1 \(但我回程在華航班機上就看到空姐這樣對待乘客的 小孩,9 n! ]9 H; @, n9 ~, [1 o, a
小孩的父母也認為這很正常,% F. w) K3 Y2 }  y8 t) I$ p
完全不管小孩是否情願。)
/ ?/ c$ s) H/ k. N/ Y. l& S
) V+ d) j( w7 H! V相 對的,在比較之下," b/ g* {9 m( t5 I' b0 n. H; t
我覺得台灣的小孩非常神經質跟焦躁。
/ N  a# p$ g+ T6 g後來想想,我覺得很多台灣的夫妻,
: n* C% t5 S. h6 t6 G% [在生了小孩之後,- @- e& ]" a# {: S' b1 j3 i
放棄婚前自己喜愛的活動,- w. d1 O: n  [0 X  y# r$ N5 J. N
不登山、不到高級餐 廳用餐、
1 L' W/ w* b2 p7 D不騎腳踏車;然後生活只剩小孩,# }) f( W0 z4 @4 t2 l  v
賺錢為了給小孩上補習班,
" @& g% `' `2 D0 J7 L; z6 {! Q生活內容只剩接送小孩,% k6 A# H3 e3 ~
話題也只有小孩。- y8 X; {4 |; \* T. G. X, G: Y- R
但這樣的行為卻養成經常尖叫躁動的小孩,# t0 S, D9 H' f; O; K
以及疲 倦不堪的父母。" F0 Y% n8 ]8 V% a" ^
" E9 n0 F& p8 `$ }8 p4 P
後來,我想台灣小孩的尖叫是有原因的,& S" Z, N2 J! q/ A% c
他們可能藉由不斷的尖叫,
. H& {( w/ T( N: ]$ n; n& C* G8 P; H; ~想告訴父母,大人太多的注意力,: c- a7 d" u& B( j; k6 w' a
讓他們喘不過氣吧…% n$ w! _8 }& |" w6 u( {

' e) ?" O9 v8 J5 \$ PPS.可能有人說台灣高級餐廳不歡迎小孩,
/ t$ {! w( a0 n3 C當然沒辦法帶小孩上高級餐廳。" P* z$ m0 u5 b# b. o( N0 i2 o, U
但請大家想想,6 l9 ]+ |; e. a9 a' C' P
如果餐廳沒有經常碰到尖叫的小孩,
: t6 @; z) n" K) K怎麼會不歡迎小孩呢??
2 s' \7 r( Y8 i1 ~% ^ 5 }5 ^1 t6 X/ N, T6 o2 i7 y

; G0 i: a0 ^9 v- _  |: ~) b0 C
8 {, ^, h, x7 Y2 K
9 K( L, V7 p  X: @
0 s- U! h7 u+ p
作者: 愛北大HI    時間: 2010-12-8 11:15
原來我發現我女兒情緒無法控制的原因了.............我太順她了! 收到...我來試驗看看好了!
作者: FANNY!FANNY!    時間: 2010-12-8 11:17
感謝提供分享!!!!!!!!!!!!!!!!!!
作者: polly    時間: 2010-12-8 11:18
原來如此...有小孩後覺得要去餐廳是一大考驗, 如果用對待大人的方式來對待小孩,小孩就會不知不覺表現出是大人的風範嗎?難怪我家小孩出了門就像一匹野馬,完全不受控制...只是,不知道現在改變來不來的及?
作者: 小賴    時間: 2010-12-8 11:18
我想生活在瑞士那種環境,人都會很優雅吧!
作者: 棒到不行    時間: 2010-12-8 11:33
本文章最後由 棒到不行 於 2010-12-8 11:35 編輯
( W% M3 D9 e9 h* H! C5 o3 x( l* r( [* ]% L" y' O9 }
你是指大聲說話還是尖叫?
: {4 z( T' W/ t) @台灣小孩很多都大聲嘻笑吵鬧,但好像也不常聽到尖叫吧!% L2 m2 s8 M8 D
如果聽到小孩尖叫聲,應該要打113!4 {2 N. @/ X: t: V1 U# _
不然就是怪獸電力公司的怪獸來了!
作者: reypong    時間: 2010-12-8 11:39
回覆 媛媛 的文章' K: h0 m- B& A" A( w( s

/ k9 N' v& b1 H) ~8 ^對,中國人就是太寵小孩了3 A* j7 D5 T, O8 C% T! \
希望大家學著"生活要以大人為中心"
5 _0 \* H( H  T: Q/ h不是獨裁而是尊重
作者: powerme    時間: 2010-12-8 11:41
我們要學習把身上的"小寶貝聲控感應器"拿掉
作者: 阿桃    時間: 2010-12-8 11:47
本文章最後由 阿桃 於 2010-12-8 11:49 編輯 " p8 p7 j! ^  y9 S

. i1 B4 f9 j) J樓主可能自己沒有小孩
9 R0 Q1 k' y" Y7 K( \5 X) o我自身經驗,小孩尖叫,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與發洩9 B7 c$ P* Q; R9 i4 G. F
就像她們會咯咯笑
! z# e3 N$ z4 j/ O2 U這與父母的教法或有沒有請保母絕對無關7 D+ ~1 o6 @* N& w- ^

7 R/ p2 j. P0 N+ y只不過我同意尖叫很不令人歡迎,甚至會讓聽到的人抓狂想打人
; x6 X9 S: B1 T: ?* \0 D父母親應該要制止小朋友過於瘋狂的任何舉動包含大叫,大哭,橫衝直撞等等行為
' j% \; x- J1 @" l; [4 E4 [* {5 ]這樣子帯出去的時候,他們就會"乖乖"的
( z! s' n( w$ |" M+ ]9 X) H
作者: NicolasLin    時間: 2010-12-8 12:13
反過來..........
; u5 Z7 S0 |% B( j是因為台灣的父母都大聲說話嗎
# Y+ g, k( b' _: e9 b/ F所以小孩子 ....................
作者: aimie    時間: 2010-12-8 12:23
在台北看到更多的是...
4 U2 U  n# N  Q, H' z1 J' `$ s8 `* v穿著名牌的年輕/一般年紀的媽媽,旁邊的外傭抱小孩,顧小孩,小孩跑掉了去把他拉回來,
0 m1 C7 J' B, m9 X2 V媽媽自己玩自己的吃自己的聊自己的,我想這也是以大人為重心的生活方式吧XD
) S/ [" R% X$ m& J+ O# b9 a" _4 S
) h& U* L4 [- e8 b; q每每看到這種情況,真覺得台灣的未來...0 R# V5 a! S% i
尤其是看了洪蘭教授翻譯/撰寫的腦神經學相關書籍後,
. T0 I. e% G1 l7 w$ j更覺得現在太多太多的教養方式是在揠苗助長...) i& v2 x' [; Y5 c; R

% P- u" K+ q9 k$ a4 T9 V( Q頂多只能期許將來自己結婚生子不要淪為那樣的家長...
作者: 大頭    時間: 2010-12-8 12:32
這應該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4 w, p* U" ~, A6 |, @
只能說大家從自身做起吧9 d' D% f; C- T5 h. Y

作者: chialing    時間: 2010-12-8 12:34
這讓我想到,
% w8 W. V' M* E* p  k$ o& Q6 s5 o有些時候我兒子跌倒或受挫折時狂哭...: O0 X3 A0 L! a" U
我不理他...
/ n: E9 @/ k1 u. t他發現沒戲唱的時候,就不哭了...
* [. J2 a$ k( h3 G' l長輩說:"小孩子的眼睛很ㄌㄧˋ的..."
作者: 狗妹    時間: 2010-12-8 13:05
很有道理喔   
作者: AmandaLin    時間: 2010-12-8 13:12
哇!真的要好好想想...............................
作者: 蔡大頭    時間: 2010-12-8 13:14
本文章最後由 蔡大頭 於 2010-12-8 13:17 編輯 $ S5 M& H* o, U& P4 _

' @; y4 U+ p( m: k$ v& J樓主覺得瑞士父母兒女出門旁邊沒有褓母,
- q+ v4 e0 h/ I8 H4 t0 w7 }其實在台灣也不常見啊.
3 A' P" |+ l2 o. S因為多數人請保母是為了要上班,假日時就要自已帶.
+ \3 y* A. e2 l(少數有錢人除外)9 k/ u- b1 L8 O& |7 h" ?& c

$ Z  G6 {- L, ~/ h2 Z, R另外,樓主不曾在台灣看到表情很平靜的小孩,  z8 W8 E0 f9 Q! ?( J+ b# A" T3 k. A
我倒是常在公園看到笑得很開心的小朋友呢!& a+ p& @- }+ f* C5 U

  N: _" R; y/ h. \  W& _* E* s3 s% g東方西方民族對家庭,對生活,對小孩,對工作等各個面相人生觀本來就存在著文化上的差異,
+ c2 X7 M) k3 H* Q0 R例如瑞士人5點準時下班,
4 f# h. a$ X" C4 ]& L9 V他們覺得人生才是重點,工作是不得己的,$ g" N5 A3 b: \( `" k0 P. n
但在台灣如果每天準時下班,
: R* [. G2 V- k# o一定會被貼上不敬業或懶散的標籤.* f  C7 h# }2 S

8 C, X$ b2 [& f3 J* e& e% W這是歷史大環境演變的結果,4 O) B4 e7 V! u) R' Y- F! J
無關對錯,
/ w, m/ i( Z9 J0 j- y/ c( Z( b9 E. Q/ {+ D; \; U% k
用一些現況表象來解釋台灣小孩的尖叫問題,$ w5 E( c0 c* K- L) c9 J
個人覺得有點一廂情願耶!
% f2 y- u# U. _4 b0 m& ]. o  I) w& G, G' b2 Y" D
" r$ @+ d( a0 N; D8 A' j9 V

作者: KaoAndy    時間: 2010-12-8 13:28
回覆 阿桃 的文章
8 B2 q6 }7 T4 V# p: P& P8 {0 C6 n) F1 s' c- h! Q
小孩尖叫,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與發洩 <<<
8 g7 b) s6 R: \7 x, m$ q1 {* `相信兒童心理科會反駁這說法,因為某些原因我上了一些心理學與特殊教育課程,小孩子尖叫最主要是為了引起注意,跟一般幼童因為餓或不舒服的哭喊絕不相同。 0 f1 _# ~$ }/ ^/ P
一個簡單的教育實驗,孩子從小若走路跌倒,您不抱他,只用言語鼓勵他站起來,或完全不理他讓他自己起來,這樣成長的小孩多數不會尖叫或大哭大叫的,這就是台灣與歐美教養小孩最大的不同,我們都忽略了讓孩子從小學習靠自己
作者: 你在哪裡啊    時間: 2010-12-8 13:43
這是一篇網路流傳的文章,前幾天有看過
' Z8 V3 k9 O$ b! }個人認為也不需要把別的國家說的那麼棒,台灣的小孩都很差嘛?應該是會大哭尖叫的小孩哪裡都有,瑞士的小孩不會叫喔,要騙誰阿,台灣的小孩很會叫嘛,作者也太崇洋了,作者可能台灣和瑞士或全世界走不夠透,我只認為台灣的人情味、治安、環境跟其他國家比起來並不差,瑞士玩兩個星期就說台灣小孩愛尖叫,真想知道作者是誰。
1 A# g3 J( {3 x1 R1 d' K# r. o0 [PS.不知作者有沒小孩
作者: 居有常    時間: 2010-12-8 14:39
平日我對女兒的生活教育較嚴格,' s2 |$ b8 H# g
3歲以後,她因跑太快而跌倒,
1 \! s! F" c, L( y; b7 O. i我就不會去扶她,( u) U  Y  }; B3 Q' _! C4 o
要她自己爬起來,6 o- F0 g+ t% G2 f; c! G
在她痛要哭之前,) t- S3 W6 ^; o+ j! c
我會先發制人很兇對她說教,/ ^. o1 ?7 e+ {  d# e
跟你說好多遍,走路要慢慢走注意安全,你不聽,; c! }  b. e% \7 Z/ ?- {
現在跌倒痛了,你哭,我也不會同情你。' D0 T" R' k* }- ]$ Z
其實我心理很擔心,6 m! T2 i3 H0 W/ t9 W" m9 _& g  T$ \( b
但瞄了她一下無太礙,我才會這樣說。
% H) x5 W& g0 s2 {現在她4歲還有跌倒時,
" e- K4 m7 W+ B) f她會馬上爬起含著眼淚忍住不哭說,+ Y- ]5 r1 N" B# H7 X
「媽咪我不要再不哭了,要勇敢!」8 Z5 j' O7 O0 L5 _
在家她遇不如意或不舒服想哭時,
7 X& w. P) ]6 Z她也會含著眼淚忍住不哭跟我說,6 o* C( Q! y+ s# w# [
「現在太晚了,哭會吵到鄰居,鄰居會不高興。」) q' I: [; p) F, I8 U, N0 k7 I4 B
看到她這麼說,我心理哭笑不得,8 u" k# s/ J6 g- E$ e! C9 n; L
因為她會這麼說,都是我之前這樣告訴她的,6 I' c( y* B( R, i/ A# m# L
她都有記起來。
  p- H6 A" `9 J' O1 w她現在哭,都不會超過30秒即會自動停止。! `# x: g! f' X# Q
因為她知道媽咪不喜歡愛哭的小孩。
( f2 Y( |* A/ e3 I平日生活常規及待人處世的道理,6 ]- {4 o* S# |# e/ y' L* }2 s$ K
家長不要認為小孩太小以後長大再教就可以,) ^. D3 V# E- O4 f- W: f' `/ H
小孩就像純白的海綿,+ Q6 H) q% h! A. a0 p! \$ E
你給她什麼,她就可以吸收什麼,8 V% d! v6 a, v
所以大人要教呀!
作者: 媛媛    時間: 2010-12-8 15:11
回覆 居有常 的文章8 @2 w- F& ?) i3 a/ |

# p: K. {9 i+ q0 f( Z( \  K
作者: Gyn    時間: 2010-12-8 17:49
本文章最後由 Gyn 於 2010-12-8 17:49 編輯
8 A- [, Y. g! f) @2 _( ]4 e
, }9 _5 N8 m& h" J( Y" V首先謝謝樓住的分享,
" g5 I9 b) U% I* @) s- M看完這篇讓我回想起之前看過有關王品董事長的一篇報導,$ L- e, v" S* r3 l
, ~) n# C# a3 n- ^0 U9 _7 {" F
分享給各位大大好了, 我覺得教小孩應該這樣教,# G* ?- Z% I9 F  \. a
經驗乃人生最重要的無形物!!3 z9 k4 O7 i- ~# t
"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勝益:我為何斷絕孩子的退路"% g$ T" w( M, ^9 I( G6 {! Q- A9 N1 V0 H
戴勝益大家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誰,但只要提到王品牛排、陶板屋、西堤牛排、聚北海昆布鍋、夏慕尼、原燒......這些知名的餐飲名店,可能就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3 P" F0 |) q' F$ `
育有一兒一女的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跟一般的企業家老爸很不一樣。其他企業家無不處心積慮安排子女在家族企業接班,但是,戴勝益卻堅決不讓子女進入他的餐飲王國,不要說是「接班」了,連去任何一個事業體「上班」都不行。
7 i. s  l5 W0 ^9 i/ M  H! L
希望大家看看這篇寫得如此好的文章,大家好好的啃噬一番後大大的分享出去哦!!!!

% s& \5 \( M/ H
; s2 K1 \8 |3 M
======原文分隔線===作者:李翠卿===出處:親子天下==============
, p+ d6 n+ l7 j' K/ y$ C/ F+ S
育有一兒一女的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跟一般的企業家老爸很不一樣。
6 A7 o( f5 Y5 b; X: W) s
其他企業家無不處心積慮安排子女在家族企業接班,但戴勝益卻完全不做此想。

& K  a) k% u8 u& R0 y8 v/ Y$ H* }
王品是全台最大餐飲連鎖集團,除了王品牛排以外,旗下事業體還包括陶板屋、夏慕尼、西堤牛排、原燒、聚北海道昆布鍋等 多個品牌,兩岸店數逾百家,年營業額高達五十多億。
! q1 X# r+ f; E+ d$ @- ?, ]- e3 {, b2 M# w
但是,戴勝益卻堅決不讓子女進入他的餐飲王國,不要說是「接班」了,連去任何一個事業體「上班」都不行。

! K5 w: T" k  C# v1 [0 d
他不只擋了他們的「前途」,甚至還斷了他們的「財路」。明年王品股票即將掛牌上市,戴勝益瀟灑宣布要捐出個人八○%的財產做公益,只各留五%給兒女,而且還設下三十五歲才能動用的限制條款。
" O9 ^$ l8 V7 x) i% g) h; X
他並不打算讓王品變成一個家族企業;他的孩子,只是「戴勝益的兒子女兒」,絕對不會是「王品集團的少東、公主」。
. G) T4 I5 T& y6 w4 I0 Y) o( _
王品這座江山是他自己白手起家打下來的,如果孩子們也想要一座大好江山,那麼,不好意思,請自己努力。
9 r2 F% B8 ^& X4 y
Q你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父親?教養哲學是什麼?
3 m. T5 u* ~! j$ u6 g; Y
A我很民主,對小孩幾乎是寬容到極點,對我來說 ,小孩子只要不犯法,做什麼都可以。

" H0 M- Y; C1 n( M5 K# p" v
我的教養觀跟一般家長不大一樣。很多家長逼著小孩補習、做功課、學很多才藝,但我觀察,很多家長要孩子學東西,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小時候的遺憾;而很多被硬逼著學這學那的小孩,長大以後的表現反而比較平庸。為什麼呢?因為他忙著應付父母的期望,根本沒有空閒去發掘自己真正的興趣。
) ~3 {* P0 n% l0 P) b4 _% v6 a2 S- Y
我的小孩一開始都沒學才藝,我也不讓他們補習,等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時,他會自己來說。像我女兒是在小五那年,才跑來跟我說她想學鋼琴、長笛;我兒子則是在高中時,發覺自己對電腦很有興趣,才開始不斷深入鑽研。我對孩子的課業只有一個要求:只要能夠如期畢業就好,不管排第幾名,我都可以接受。
$ b' m9 t6 x5 [! |0 l
上課,真的是最重要的事嗎?我小學六年都拿全勤獎,這張獎 狀就像是「貞節牌坊」一樣,為了得到它,你就不能隨便「改嫁」。於是在小學六年中,我錯過了太多重要的事:三年級時,我小阿姨結婚,我沒參加;我阿公、阿嬤過世,我沒去送;我家附近做醮,那是六十年一次的大拜拜,可以想像那是多麼熱鬧的場面,但我也未能恭逢其盛……這些事後回想會讓人遺憾萬分的事,六年來大概有十幾件,而我卻為了那一紙無聊的「貞節牌坊」,全都錯過了,這值得嗎?
, g; m3 G, M8 F5 \9 J2 G0 K
所以我很鼓勵小孩請假,只要家裡有需要家族成員參與的事:旅遊、聚餐……沒問題,儘量請假;就連公司開股東會,他們也可以請假旁聽;甚至只要他們感覺今天很想去爬爬山,也可以請假。他們兩個在班上功課沒拿第一名,但請假次數都是第一名,請到最後,老師還打電話問我:「戴先生,你是存心跟學校作對 嗎?」其實我不是要跟學校作對,只是覺得應該要把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1 D6 [: z$ u, L8 p8 y) R0 Z0 b0 I
我公司現在也是這樣辦,公司員工只要有重要事情,什麼老婆生孩子、小孩畢業典禮、母姊會,都可以優先請假,人生的關鍵時刻,絕不可缺席。
( f( c  c2 P) x% l
Q你有刻意幫子女規劃或引導他們未來的生涯嗎?
& D2 V# o/ K2 ^  {% w
A我給他們的刻意規劃就是:徹底斷絕他們的後路。早在十幾年前,王品就訂下了「非親條款」,所有幹部的親人都不得進王品工作。我連他們去王品旗下事業打工都不准。拜託!哪個店長敢使喚董事長的兒女啊?那打工有什麼意義?還壞了店裡的規矩。

2 m$ X* p% A/ p; J" \9 C) q
前不久,我又決定把八○%的個人財產捐出去做公益,僅留給他們各五%,而且要到三十五歲以後才能動用。這下徹底斷絕了他們繼承家產的退路,這樣才能逼出他們的潛力 !不然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橫豎有靠山,不用努力也不用掙扎,甚至不用去「想像」自己以後要做什麼,反正只要回去當王品的繼承人,坐著吃、躺著吃,甚至當植物人都可以活下去,幹嘛還奮鬥?

+ a# j, v) }- l; e+ z5 R# I# X
Q你這種「斷絕小孩後路」的做法,跟你個人的人生經驗有關係嗎?

3 ]8 T/ T! B. e  Y( ]
A我先講一個故事。我小時候家裡養了一隻雞,但我媽從不餵牠,每天早上把牠從雞舍放出來,牠就「咯咯咯」叫著、抖擻羽毛跑到後山去覓食。因為運動足夠,牠的肌肉結實、雞冠鮮紅、羽毛有光澤。後來,我媽把這隻雞關進穀倉,從此那隻雞每天只要吃飽睡、睡飽吃就好,但是牠反而變得垂頭喪氣,不再活蹦亂跳,沒多久就生病死了。
/ I$ s# S# B5 `3 j7 A* `
你覺得,小孩做穀倉雞,還是做放山雞好?如果小孩變成穀倉雞,那不是小孩的錯,是父母的錯。
1 G9 \# D/ Y7 V6 `" g+ O
我幼時家 裡很窮,但國中以後,我爸的製帽事業逐漸上軌道,家境變得很好,偏偏我爸又沒「斷絕我的後路」,於是我從一隻放山雞,變成穀倉雞。我念台大中文,中文系的學生出路比較窄,班上同學都很有危機意識,為了前途轉系、輔修什麼的,只有我一路混到底。反正我畢業後有三勝製帽可以待啊,怕什麼?我一直到三十九歲孑然一身離開家族企業,另起爐灶創業,才開始發揮自己的潛力,積極求生存,從穀倉雞又變成野外的放山雞。雖然已經是一隻「老雞」,但那時候我才真正充滿企圖心。

3 k0 s4 }, Z8 c6 T
我之前也掙扎過,要不要捨棄家業自立門戶,後來想到洛夫的詩:「如果你迷戀厚實的屋頂,就會失去浩瀚的繁星。」

9 ^0 f9 q2 \- K5 `2 B4 j4 K
而我,不想要失去浩瀚的繁星。
: b# F( x+ f0 X5 Y) z
我的體會是:一定要讓小孩走投無路,他們才會闖出屬於他們的生存之 道。每次看到媒體上企業後代跑趴、泡夜店、玩名牌的新聞,我都很不以為然。我覺得這是未富先貴,這種光鮮亮麗的日子過慣了,以後怎麼可能任勞任怨、苦幹實幹?我不要我的小孩不知人間疾苦,而要讓小孩知道人間疾苦的方法,就是先讓他們過得很疾苦。
8 I3 x/ N2 A& Y6 I+ Y4 v5 H
Q你怎麼讓他們「了解人間疾苦」?
# l2 O. s, D1 [) y" f- `2 d
A我有很多朋友都把小孩送去念私立的貴族學校,由司機開著黑頭大轎車接送上下課,同學的爸媽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但我的孩子國中以前,都念最普通的公立學校。我女兒國中時,坐她附近的同學,有爸爸當水電工的、媽媽在菜市場賣滷味的,也有同學下課後必須去打工貼補家用。我要我小孩接觸的社會是庶民社會,而不是上流社會,我希望他們了解,那才是大多數人真實的人生。

% [& m% b# }# L6 [9 L- q1 a
我對孩子很寬容,很少給 他們訂規矩,但我不會讓他們過得太舒服。我兒子女兒一直到高中,每個月零用錢都只有一千塊,他們如果遭遇什麼困難,通常我也是袖手旁觀。我兒子以前曾跟同學集資了一千美元,想在網路上買電腦,賣方遠在印度。我心想,這八九不離十是個騙局,但我沒說破,眼睜睜看他把錢匯出去被騙,之後也沒幫他善後,他就自己變賣身邊的東西籌錢還給同學。我就是要讓他經歷過慘痛的教訓,他才會知道什麼叫做「陷阱」,這是一門寶貴的功課。

5 U8 o/ k! `- Q# e9 T# W, O* ?
他們兄妹倆出國念書,我事先都沒協助他們申請學校、安排住所;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送他們去機場,給他們一張「留學生活須知」,之後就讓他們「自生自滅」。我女兒到了紐約以後,自己查資料,跟七所學校交涉,爭取面試機會。雖然英文不太通,但憑著筆談、口談、比手 畫腳,竟也讓她弄到一所學校念。解決問題本來就是一種學習,若我什麼都幫他們弄好,甚至還親自帶他們過去,那他們要學什麼?

6 r) i; h. X. H/ @+ |: |0 ]
我告訴他們,出國讀書的目的有四項:文憑、語言、國際觀,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不要求他們念什麼名校,只要是教育部承認的學校就好,功課也只要「能畢業」就好,所以,我叫他們不要整天待在圖書館,要擴大視野,多體驗文化、多結交形形色色的朋友,深入當地人的家庭這些都比功課還要重要。

) _; u' s+ _- j* E
Q你的孩子遇到困難,難道都不會跟你求救嗎?
& C6 \3 n8 E" L0 o/ ^5 I
A我很少幫他們收拾殘局,他們早已「習慣」,所以很少求救,因為求救也不大有用。我兒子當兵時在官田新兵訓練營服役,除了要煮飯、整理靶場,晚上還要站衛兵,很操。他常傳簡訊跟我訴苦,說幾乎沒有時間睡覺, 累得快瘋掉,「爸爸不是很有辦法嗎?怎麼不想辦法讓我調單位?」

4 ?; |& n$ T) K: n7 z" j9 x3 s; i- o
我一直都不理他,只是勉勵他要忍耐、這是濃縮的學習,直到他退伍前三個月,我才去找他的指揮官。指揮官一看到我的名片,肅然起敬問我:「有何貴幹?」我說:「貴幹是沒有啦,只是聽說我兒子快被你操死了。我是來感謝你的,當兵就是要操才好,如果你這裡很涼,我就想盡辦法把他調走了。」

- A& G! I0 g, r, C
當天晚上,指揮官找來官田地區的鄉紳辦桌歡迎我。之後就把我兒子調到軍官室修電腦,不用戴鋼盔、打綁腿,還有自己的寢室,讓他最後的當兵生活過得比較爽,不過也只剩三個月了。
; z2 z/ P% Q" b% b' y# D/ M
我之所以退伍前三個月才去「關說」,是為了讓兒子覺得,這個老爸其實有在關心他,既然「訓練效果」已經達到了,我也不好做得太「趕盡殺絕」啊,哈哈 哈。
! o, Q) B" T% O; z9 y5 V
Q你覺得你的孩子跟一般養尊處優的企業二代有何不同?
. E( i, H$ r. K# k1 M
A他們真的比較有憂患意識,我兒子早在高中時,就已經開始用一種「如喪考妣」的態度來摸索自己的人生。爸爸這樣「無情無義」,以後真的要靠自己欸,不緊張點怎麼行?他對電腦很有興趣,高中畢業時,就辛辛苦苦去考了一張 CCIE(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 Expert)證照。這張證照很難考,他年僅十九歲就考上,是考上這張證照最年輕的華人。我問他:「你考這張證照幹嘛?」他回答:「啊你都斷我後路了,我要自己想辦法啊!」
/ \: x3 u& Q' N" G# S
我兒子女兒現在在紐約讀書,每一次我去看他們,他們都跟我講很多未來想做的計畫。他們這麼有想法,都是因為我斷他們後路,他們得自力救濟啊。

" G7 T# F! O) D3 Q
他們對物質缺乏的容忍度也比較高。我去年寒假去紐約看他們,我女兒還是拎著她在逢甲夜市買的、一只不到台幣五百元的大包包。她敢在紐約這個時尚大都會,這麼理直氣壯、毫不自卑的拿著這個夜市包包,有這種精神,我以她為榮。
: q. J! r6 |2 i  W
我兒子跟他女朋友在紐約登記結婚,連捧花都自己紮。因為美國新娘捧花很貴,一束要一百五十美元,自己做成本才七十幾元。登記當天,我看其他人都 穿著豪華的燕尾服,只有他穿著一件四十美元的H&M西裝,裡頭搭一件圓領的素色上衣。因為沒有領帶,他拿了一支麥克筆現場在衣服上「畫」了條領帶,旁觀者看了都用力幫他鼓掌,我也覺得我這兒子真有創意!這個婚禮,保證他一生難忘。
) V6 r0 ~; {9 G( C1 S! z
今年寒假他們回來,我把他們叫過來,宣布我的財產處置計畫。他們其實可以跟我「張」(台語,耍賴)一下,或至少討價還價、看可不可以提高比例,畢竟法律上他們本來可以各得我一半財產,但他們都不假思索就答應了。
3 M3 ]# |- x7 }- B2 @
因為他們知道,我是愛他們才這麼做的。他們明白,爸爸不給他們財富、不讓他們進公司,都是為他們好。

6 U9 d; B" k9 p* c8 O, R% Y/ u
畢竟,要有血有汗有淚的人生,才是精采的真人生啊!
/ }! v' G% Q# F% A% n, _0 W
戴勝益給兒女的「留學須知」:
(1) 順利完成學業拿到文憑(成績毋需太好,不能整天待在圖書館)。
(2) 英文要學到非常好,說、聽、寫自如(CNN懂 90%以上)。
(3) 交很多外國朋友(各行業各年齡層均有)。
(4) 遊遍全美國各州、各大城、各景點。
(5) 看遍 N.Y. 的所有歌劇、舞台劇、電影、博物館、美術館。
(6) 每日步行10,000步以上,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
(7) 在「安全保障」與「固定預算費用」下,極力擴大見聞與視野,千萬不要儲蓄。
(8) 深入當地一般人的生活領域。
(9) 開始練習理財,培養「讓每分錢發揮最大效益的本事」。
(10) 培育第一流的公關技巧(讓大家願意接受你、信賴你、協助你)。
(11) 需熟讀《Taiwan Today 》,以及寄去的經濟資訊剪報,不能與台灣的經濟圈脫節。
(12) 四年內務必完成以上事項,回台創業。
; T1 Y- N. ]- U* h) o5 W  v

作者: Manami    時間: 2010-12-9 10:24
姑且不論到底哪個國家的小孩比較好
# h: R7 v. \2 f7 k我相信各國文化都會有正反兩面# W0 `; U. R0 r5 [
但......中國父母大多會過度保護倒是真的......
$ E  w: M9 ~( [/ z: m; c5 I3 l, O+ L5 \2 E$ P+ h' J' Y% ]
不過~這也就是文化吧. K" V, I) `2 S5 j# U1 i  r
如果居住在台灣,卻要用歐美的方式教育孩子
" z$ M7 j: w4 r& R/ q那孩子不論是在與同儕的相處~或是做人處事都會和大環境格格不入的...
# B0 f. H$ \* _$ b! T2 f只能盡量做到讓他能控制自己、學習與創造吧~!
作者: johnshuetw    時間: 2012-11-9 16:51
本帖最後由 johnshuetw 於 2012-11-9 16:56 編輯
* s4 ?4 ], D$ q
小賴 發表於 2010-12-8 11:18
$ S% q& x/ x! H7 L& t, w1 S我想生活在瑞士那種環境,人都會很優雅吧!
2 s6 B* s# j3 c5 O* l
9 u" d; F8 K3 }( t
常言道,養兒方知父母恩.8 X% N+ T" E, b/ Q
有趣的題目,所以利用google一下
" ^7 E$ M) H8 }; g) |- F: V7 h% G3 D- {; J1 A2 N' F
Switzerland3 d, [1 V9 [& W4 T% C+ V& g
國家基本資料7 I2 k3 P0 A  z+ T) \
說明:       
5 y. r8 s9 V* A5 x" V% ?5 b2 \人文、地理環境及氣候溫度:: m) I6 U9 X$ }& |* o) O
瑞士屬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多雪,且十分乾燥。其春季平均溫度為4至12度,夏季為16度,秋季為8至12度,冬季為零下1度至3度。瑞士因全國有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及羅曼語等各語區之不同,故全國人文具有不同之多樣性,惟一般瑞士人普遍均具保守和觀望心態,並性喜安靜,整潔及規律。
# s5 N% v/ E9 @( U4 e) M
/ n  E1 o1 i8 ^) S$ z; p# b& m; z當地國民平均所得、基本物價及通貨膨漲指數:/ j) d. z5 l3 ]" Y& r
2010年瑞士國民平均所得為66,010美元(簡單31NTD/USD 約2,046,310NTD,ROC99年國民平均所得為19,155USD=593,805 ,兩者差3.446倍),為世界上富有國家之一。基本物價相當昂貴,惟每年通貨膨脹指數不高,2010年通膨率為0.7%,2011年預估為1.0%。
5 y8 W4 ^* L' S- H+ @
3 V7 Z# [- Z0 ]6 O
0 e5 S) i: Q8 S; d

6 \4 d! m" Z9 n4 K# u營造友善環境 瑞士生育率提升
9 E/ i* E1 L; \( B2010-7-15 22:34 作者:史倩玲
  n9 F8 }% k+ L8 o7 C3 A3 p- Z# f
163
4 v0 @6 }; Q% m4 N3 P0 H加入書籤:  
4 j" Z8 v4 t* q2 a$ Y2 {【記者史倩玲瑞士特別報導】已開發國家似乎都背負著少子化的魔咒,但在歐洲,即使GDP比台灣高出數倍,但經過政策的改善,瑞士的生育率從2002年的1.39開始,進步到2008年的1.47。可見透過民眾以及政府的努力,少子化的現象絕對可以改善。; R. a" h5 K/ u
生命不因孩子停滯
7 b: D2 z% l  A許多台灣父母,每天光是上班、接送小孩到安親班、才藝班,就占滿了一整天的時間。因此許多人擔心在生了小孩之後,就會失去自己的人生,每天的只能繞著小孩打轉。
8 w5 S/ Y2 O. k4 g% b: J$ V6 K$ ]. G& q, a" V0 k5 W
但在瑞士,大人的活動在生小孩前後幾乎沒有任何改變。在火車上,經常可以看到夫妻兩人背著重裝備的登山用具,再帶上4個年紀還不到6歲的小孩登山。4 i* a# Q& ?; d: z5 @6 I, Y6 O
一位住在瑞士的保加利亞媽媽桑妮雅就表示:「在瑞士,生了小孩之後,你的人生不會就此終結!」因為瑞士人從小孩在強褓時,就會帶著小孩參與各種成人活動。
3 g  `0 H6 o. r& ]; x" T領兒童適應社會" s1 n5 j3 N# V+ f; X
在台灣,許多高級餐廳、博物館對於客人帶年紀太小的小孩並不抱持歡迎的態度。但在瑞士,不論是米其林等級高級餐廳、或是其他高級場合,都接受家長帶小朋友前來用餐。而瑞士的家長,也從小教育小孩在餐廳裡的用餐禮儀。
" v: Y6 W8 H  x! \; l4 m7 r+ ?4 O
& E" Q  @/ e$ c6 Q  q" w事實上,瑞士的父母做什麼活動,無論是登山、上餐館、博物館、去湖邊做日光浴等活動,都是以成人為中心,同時教育小孩配合適應。雖然看起來瑞士的父母不像台灣的父母以小孩為中心,每天送小孩參加各種兒童專屬夏令營或是兒童才藝班,但不論在那種場合,瑞士小孩都是安靜的玩耍,即使因為好奇亂走,也絕對不離開父母的視線範圍。相對於台灣的日常生活裡,總是看到小孩在公共場所奔跑嬉鬧、大聲尖叫哭鬧,真的有相當大的差距。* E2 w7 L  b( g- v8 `9 H5 f
: p+ E* T* G" t& V
身教比補習更重要2 W; O) O( F0 R6 G6 x( K
另外,台灣的父母雖然送小孩上才藝班學習鋼琴、小提琴、足球、寫作、繪畫等等,但卻很少有台灣父母自己也學習樂器、踢足球以及寫作繪畫。父母對小孩的期待,與父母本身的行為有很大的差距。但在瑞士,父母的休閒活動,就是小孩學習的項目。在瑞士,由於山多、湖多,因此瑞士人從小就被教育各種野外求生的技能,以及攀岩、滑雪、越野腳踏車等體育活動。而在瑞士著名的列馬湖上,更可以看見,大人在玩帆船,一旁就有兒童專屬教練教導兒童駕駛帆船。
2 q3 @& S9 E7 H& C. J6 R3 _/ e; o8 m$ A' `
尊重路權 孩童也安全
) h& `& @# H- l, ~/ T瑞士的公共場所以及大眾文化,更讓民眾養育小孩無後顧之憂。只要有人推著嬰兒車,在上下火車時,一定有人幫忙抬嬰兒車上下階梯。另外,在瑞士的馬路上,只要有行人等著過馬路,不管燈號是何種顏色,即使是大型的貨櫃、油罐車都會先停下,禮讓行人先行。這樣的文化,也讓推著嬰兒車的家長,不會擔心外出的不便。* s8 ^/ _& y9 t, |% \) ]

, A0 C4 u9 b. ?5 [/ n從法國移居瑞士的賽巴斯汀表示,瑞士的文化相當重視父母的身教。自己有一次帶著女兒要過馬路,雖然燈號是紅燈,但一旁的車子已經因為禮讓行人而停下,自己就帶著女兒闖紅燈。結果,那輛停下的車子忽然搖下車窗,大罵薩巴斯汀不應該給女兒闖紅燈的錯誤教育。9 B1 A! Y& K/ D% I' }% J  H0 f
重職技 創造高GDP* y- Z, U  h" s( }6 v1 o+ X
相較於台灣家長認為上大學才是唯一出路的想法,瑞士的職技教育反而讓瑞士創造出世界第二高的人均GDP,更是台灣人均GDP的4倍以上。美國中情局網站的各國國情資料指出,瑞士人均GDP為6萬4,400美元,台灣卻僅有1萬5,700美元。
% U0 J9 }, _4 ^! C
" S& |2 a$ F/ A! F% a根據統計,瑞士人就讀大學的比例僅有3成,多數學生都是進入職技系統;不少高中畢業生,更是直接進入世界知名的瑞士私人銀行工作。真正有學術興趣的人才繼續進入大學深造。而瑞士的遺傳基因、化工等領域的學術地位,更是在全球首屈一指。著名的蘇黎世理工大學,就是物理天才愛因斯坦畢業的母校。
" J# T3 T( T/ _* u4 x" k良善政策擊破少子化* y' j* k6 C- o( y2 \0 @7 }
根據統計,2008瑞士生育率為1.47,卻不及鄰國法國已超過2的生育率。法國的生育率冠於全歐的主因是,法國的生育政策比起瑞士更為細緻。以瑞士為例,育嬰假為16週,但法國的媽媽生育第一胎後,就有6個月的育嬰假,第2胎及以上有3年的育嬰假,且政府每月給付管家津貼,並保證育嬰假後回到原有工作單位及保持年資。
# k; h7 d2 z% v/ P' D7 l3 b/ x9 U另外,法國2006年取消婚生與非婚生子女的差別待遇。法國政府更補助產後婦女因為哺乳造成胸部下垂的隆乳手術,以及骨盆腔底部運動教育。
: c; E4 D# u3 c
7 b' E. i( ]2 i4 n3 S4 I) {少子化的挑戰,目前正考驗著各個已開發國家。歐洲國家已經開始針對生育做出各項鼓勵措施,而台灣卻仍停留在補助式的政策思考,相較於歐洲,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6 v/ I% D9 u* B& m) b1 E' p( O
2 M) v3 j4 Q/ l9 Y& U
2010年6月25日星期五
; L5 b8 u' Y; d# \! R: @* l% @3 R6 Y- i* ]7 e
這才叫做獎勵生育  K- f7 R( v5 n6 W! Y$ c% f) p
+ q! P$ p6 F1 J" m( _0 B
俗話說:小孩子會自己帶財,新手父母實在不需擔心錢的問題。真的是這樣嗎?; O1 N* p2 F- h1 V3 u
* T* J; ^* G4 ?
先說在瑞士生產的費用。在瑞士,根據瑞士的基本保險法,從懷孕的各項產檢到產後住院五天完全由保險公司給付。平常每個月要繳的保險費由兩百到四百法郎不等,但是我跟serious因為是參加學生保險,所以每個月是繳八十幾法郎。這麼低廉的學生保險也是符合基本保險法的規定,所以這次小安凡的出生,醫療方面完全沒有花到我們自己的錢。* a  Q! [* i; [

. D7 @; [1 W' n+ D) Q% ~但是瑞士生產到底會花多少錢呢?產檢大約值兩千多法郎,正式的生產帳單終於寄來了...答案是7062法郎!!
( `' A! v, L* c2 j% k% x
, H8 ?" w: ^* V3 E2 c/ l$ O; E% w待產一天+產後母嬰同室五天,每天的病房費用是500法郎,好昂貴的價錢,難怪醫院內餐點可以任人開心地點菜。產房以小時計費,六小時內每小時75法郎,超過六小時每小時145法郎。我最好奇的有掛小燈泡跟薰衣草精油瀰漫的泡澡間費用是囊括在產房裡的,沒有另外批價。每測一次CTG,費用是一兩百法郎的遞加。瑞士的醫療費用真的很昂貴!折台幣的話都快要21萬了!幸好有基本保險買單,不然誰會想生小孩呢??
' X5 j( J1 [, G) m1 r9 @
" W8 n/ S2 L/ i. g我跟serious粗算了一下,生一個小安凡讓我們三年繳的保費都回本了,還倒賺兩千塊。
6 S7 A; v8 }& ^8 m! r1 z, U& N+ y: F/ u+ t
小安凡出生以後,serious向學校申請育嬰津貼跟家務補助金,本來以為應該是只會付一種,但是月薪明細表寄來,才知道原來兩項都有給,兩項加起來每個月多了六百法郎。一個小嬰兒就算都用紙尿布跟喝配方奶,一個月也花不到六百塊。在瑞士生活,只要是在福利好的單位,生小孩還真是一點都不用擔心。% E- Q$ O1 B! u8 H' N! k2 N0 j

7 Q# s0 F: E: _; a3 b小孩出生以後,可以找助產士來家裡訪察,有任何跟新生兒照護或是哺乳有關的問題都可以問,她也會提供產後復元的諮詢,這同樣是保險公司買單。社區的家長扶持組織會聯絡有新生兒的家庭,可以安排到府訪視或是打電話問問題,也可以到每個社區的駐點約時間,問問題跟量體重。* T. C( d: l% l) X
我覺得對新手父母來說,總是有有經驗的人可以詢問,真的是很大的幫助。; y! z: }3 P: S; n: x7 |7 K* r* n
7 s2 m4 y; {/ ?1 p
小嬰兒的醫療費用90%由保險公司負責,家長自付額是10%。上次因為窮緊張而掛的急診就要價160法郎,幸好只要付十分之一。小孩子的保費每個月是100法郎。& Y& g7 t; d2 R6 c! B- ~$ T; i

0 P! \. }' H! ~" ^; x3 _看到那個育嬰津貼加上家務補助金每個月竟然補助這麼多,就覺得這才叫獎勵生育啊!!雖然我沒有在工作,所以不清楚育嬰假相關的法令,對這邊托嬰的價位也不太清楚,可是就我目前的體驗而言,只要有好的健保跟社會福利規劃,再加上社區支援系統,生育率一定會大大提高吧!& o4 a6 X( N5 C! N1 V

9 ]- a, V9 q% e
2011年5月21日星期六
( p& N0 I% {1 k* Y
0 U- L) G- Z. N托兒費用過高 瑞士婦女被困在家中
# @  K. F8 q1 i1 V  j
$ O3 v( E' x* c  S; G6 F瑞士的中央政府-聯邦委員會(Bundesrat),由7名委員組成,目前女性佔4席。乍看之下,似乎已經達到平權的理想境界。然而,許多瑞士婦女卻被昂貴的托兒費所拖累,困在家中帶小孩,而無法追求自己的事業。. D8 D1 n% q- ^5 M/ {

- b. w/ w% h; a) `彭博社昨(20)夜報導,瑞士的托兒費會花掉一般家長1/3的薪資。蘇黎世的托兒所每個月要價1千5百瑞士法郎(與台幣的匯率比約1:33)。這個價格連所得甚高的瑞士人也吃不消。瑞士職業婦女協會主席寇赫(Clivia Koch)指出,由於瑞士的生育津貼並不高,再加上如此吃重的托兒支出,許多母親只好留在家中帶小孩。
0 L: p; H( V0 n" R4 ~
, U6 ^- N4 L" f) b寇赫認為,瑞士需要推動新一波的革命來確保職業婦女的地位。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資料,家有14歲以下孩童的瑞士媽媽出來工作的只有10%,遠低於美國的70%。
( W3 x  w# a/ d" q  w& ?
3 ?' a  a9 U( H( o專門幫助企業招募經理人才的億康先達公司(Egon Zehnder)最近的年度報告顯示,瑞士的女性主管比例,已經從2004年的9%,下降到8.3%。瑞士政府的資料也顯示,瑞士夫婦在還沒有小孩時,有37%是雙方都出來工作;但有了小孩之後,這個比例就下降到8.7%。
4 d% q7 e2 w% E" P6 n3 O
; p# q0 t, Y" N" H+ y& }3 Y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統計,在瑞士托兒經費會花掉父母親30%的淨所得,遠高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的平均值(13%)和美國(19%),而在比利時更只佔4%。
$ P! u& p/ Q) O4 r
# N8 i: I) L' G9 ~" L  _" Z+ `' E瑞士政府一直到2005年才開始實施帶薪育嬰假的制度,並且只給14週,遠低於挪威和德國婦女所享有的47週。
% [9 V+ b" C8 g" ~0 n* J3 |
3 Z! ^5 h( R" ]3 c; a根據瑞士人口資料局(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的最新數據指出,瑞士每個婦女平均生育1.33個小孩,而法國、挪威和美國的每個婦女平均生育2個小孩,世界的平均值則為2.5。
; `' z* H: O, V4 s- W, G% u( X* @
瑞士聯邦家庭事務委員會已經提案要將育嬰假從現行的14週延長到24週以上,並允許爸爸們請4週育嬰假。但還要等到明、後年才能排到國會表決。
3 `- d4 `# r6 @) M5 I$ |( ^8 ^. r
9 N. p6 I( u! h- H) P0 }( b3 L2 c! U5 z2 L6 g* n$ P. I1 W3 I# w
新頭殼 2011/05/21  洪聖斐 編譯
2 o# j2 a$ o% m$ ?  i2 o/ W
5 _% [; J. r. T( i3 r1 c

8 q* c+ t% V# Q: J( b  Q以上資料可見,瑞士錶真的粉好.福利好到心情絶對好之外,如果人人都是守禮安靜,自然小孩有樣學樣,有小孩誰不知道,一群小孩有人鬼叫,大家就跟家尖叫,...在玩唄,互相學習.
作者: wuilun1113    時間: 2012-11-11 23:47
謝謝分享~~~~
作者: kwbaseball2002    時間: 2012-11-12 15:53
希望版主,可以建議台灣政府把台灣變成跟瑞士一樣...相信小孩也都不會尖叫!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2-11-13 08:23
感謝分享
作者: 馨    時間: 2012-11-14 10:37
好文章 感謝分享
作者: 肯特森    時間: 2012-11-14 11:42
你在哪裡啊 發表於 2010-12-8 13:43 2 q8 f5 R1 _0 o- H! B
這是一篇網路流傳的文章,前幾天有看過
! f: Y0 N  @3 V# \5 k0 |: a" V) ?9 F個人認為也不需要把別的國家說的那麼棒,台灣的小孩都很差嘛?應該是 ...

( @/ [, K5 B* U# O* t% i: q很多事情人在其中久了,就習以為常,自我感覺良好,台灣許多父母對自己小孩在公共場所的脫序行為放任不理,大家有目共睹,作者說的並不誇張,這篇文章的內容值得我們為人父母者參考,不要自尊心作祟過度反應,就像德國人說台灣人住的環境像豬圈,台灣人只會生氣反駁,但始終欠缺自省一樣...
作者: 若水    時間: 2012-11-14 12:35
你在哪裡啊 發表於 2010-12-8 13:43 + d5 u9 Y  l) P' @" y
這是一篇網路流傳的文章,前幾天有看過
1 l$ Y; m6 g+ p個人認為也不需要把別的國家說的那麼棒,台灣的小孩都很差嘛?應該是 ...

1 I, e2 e# D7 ]0 B8 e其實會po文是期許有進步的空間,勿需急於想知作者是誰?
7 h2 r  k$ B  X8 z我可以知道樓主po文的心聲也100%認同他所見。
3 i* L6 [/ G) y4 ^我也旅居紐、澳他們養育小孩真的是親力親為,完全不假他人之手,尤其是
" t1 d- k6 V# c5 s/ t在公共場所,真的就可看出家庭的養成了。
/ K: Q5 j5 I5 S我常常在思考現在人是怎麼了?( m: A( ?$ {3 F
以前人教育普遍不普及,孩子的養成都是來自於家庭,每個人都中規中矩
- E, p# |: K" w- c0 c也鮮少有駭人聽聞的社會新聞;反觀現在教育普及了,能力好了不願在家帶小孩
- O0 P+ Q% d" D: g' r$ O盡可能給自己合理化的理由一大堆•••等孩子長大了出事了再來牽拖怪別人、或學校, G& S/ E1 m* y
老師教不好?
, ]* j( \4 w. E  r1 O1 \" a5 h3 f唉!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小孩的基本品格是父母的責任;* k% b5 R, E  s+ h8 O& c2 m( Z  m3 F
但是現代父母寧可當俗臘,棄權把當父母的天職交由佣人帶,難怪( o+ ^  }8 F% ~" d
變成「大ㄍㄟˋ雞,慢啼]因為佣人不太會説,會也不標準。7 x6 K$ ^) K& Q1 y+ Y* J
有時候真的不知上帝造人,怎如此無用(老鼠生下三天就會爬)惟有人
- h, }; }$ H) m3 v; [8 i8 z) V只會哇哇哭而已,啊!上帝造人真有意思,孩子哭時要我們抱他,# Q) t% f% G) o0 N
是心貼著心,孩子有安全感,結果現在貼的心跳聲(佣人的)
, e  C8 A3 B3 m( Y' F和他在母腹中聽了九個多月的不一樣?他怎麼不用哭、吵鬧、唱反調來表達抗議呢?4 A* ]4 w7 W& A  W  @( O
願上帝祝福為人父母者用心享有為人父母的權力,別只是想當掛名的父母而已+ d6 s3 c' h) C  i# a
因為想怎麼收,就先怎麼栽!祝福大家!
作者: hululu100    時間: 2012-11-27 21:17
國外以大人為中心, 華人以小孩為中心. 嗯~ 這點道是對的.  有些思想是有改進的空間.對小孩和家長都好.
作者: 葉子    時間: 2012-11-28 13:09
國情不同.環境不同.壓力不同
0 i  D. R0 n) a: Y不過..好的教養觀念是值得學習的!!
作者: 幸運者    時間: 2012-12-23 14:44
說的很有道理,現在來試試看!
作者: 柏青哥    時間: 2014-6-10 08:35
Gyn 發表於 2010-12-8 17:49
- O$ g$ _4 y5 ^% [% b1 H8 |首先謝謝樓住的分享,2 a  z* m8 \7 B. z9 [: J$ J' @6 R/ @, k
看完這篇讓我回想起之前看過有關王品董事長的一篇報導,

* q. o( k  J  c7 b1 C3 b  H% W, \戴勝益的小孩不需要接班,無論他要創業或就業,裙帶關係就可以讓他吃喝不盡了。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