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精通三招就能看懂損益表
[列印本頁]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4-3-26 09:00
標題:
精通三招就能看懂損益表
精通三招就能看懂損益表
8 b& A+ y2 t! [ J; c: c
0 X" `9 G5 \' O
9 W4 r6 P' q* T# t/ f$ Q% f
- M3 O8 a, z, k) _
弄清楚損益表的結構之後,投資人就可以大步跨進損益表的世界,看看在新聞報導的數字背後,還有什麼情況是新聞沒能說清楚、講明白,但卻會影響投資獲利的重要關鍵。
6 ]6 y4 U- v# k W( P. \
第1招:成本毛利看分明
2 _! a% p: M2 L# M3 R
在前述說明損益表結構時也提到,「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毛利」的概念。就這個數學式來看,投資人可以很輕易地理解成本和毛利間的關係是「當成本愈高時,毛利愈小」。因此,當新聞報導某上市企業的營收創新高時,投資人先別忙著高興,而是要確認企業的毛利是否也一樣創新高?若是,就可以往下細看企業獲利故事的原因,仔細評估投資的價值;若否,可以就此打住。
( c! G: N% Y# n5 w3 u, _# U* _9 I: o
然而,依目前相關法規規定,上市櫃企業必須在每月10日之前,公告上個月的營業額,但細部的損益表資訊,最快也得等到季報公布時才能看得到。也就是說,投資人雖然在9月10日前會獲得企業8月營收「創新高」的訊息,但第3季(7至9月)的損益表,得等到第3季結束後的45天,也就是11月14日(此為IFRSs新制規定)左右才公布。但就因為營收和損益表資訊揭露 前後差了這麼多天,有不少投資人便常會被營收數據騙進場,傻呼呼地跟著追高,最後又因財報公布後的獲利「不如預期」,而跟著殺低賣出。
) U- P8 K4 I5 |: H: o6 B& J* k
那麼,要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關鍵是,我們必須了解企業的成本vs.毛利間比例關係。以圖2-2-4的類比科(3438)民國101年的損益表為例,可發現營業收入的數字雖然比前一年高,但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也比前一年略增了2%,顯見在這2年間,其成本和獲利結構沒有太大的變化。
; u4 J# T. U7 N
一般而言,除非產業有重大發展和衝擊,或者是個別企業在經營上有很大的躍進或經營失誤,否則這個比例關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所以,投資人在聽到某某企業營收大爆發時,不妨攤開近幾季的損益表來看毛利率是否持續下降;如果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向來偏高時,就別急著為企業的營收故事買單。
) D& D* N" u$ k( o" g6 B6 R
至於,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多少算高?不同產業的情況各異,無法一概而論,但同一產業的不同企業相比,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愈低的企業,經營績效相對較佳。倘若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呈現逐年或逐季下降的情況,就表示營業毛利有上升的趨勢,自然更具投資價值。
; s: X6 `2 y. D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4-3-26 09:32
1.在前述說明損益表結構時也提到,「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毛利」的概念。就這個數學式來看,投資人可以很輕易地理解成本和毛利間的關係是「當成本愈高時,毛利愈小」。因此,當新聞報導某上市企業的營收創新高時,投資人先別忙著高興,而是要確認企業的毛利是否也一樣創新高?若是,就可以往下細看企業獲利故事的原因,仔細評估投資的價值;若否,可以就此打住。
( c+ k) {# ]' ]7 F3 ]6 }
2.依目前相關法規規定,上市櫃企業必須在每月10日之前,公告上個月的營業額,但細部的損益表資訊,最快也得等到季報公布時才能看得到。也就是說,投資人雖然在9月10日前會獲得企業8月營收「創新高」的訊息,但第3季(7至9月)的損益表,得等到第3季結束後的45天,也就是11月14日(此為IFRSs新制規定)左右才公布。但就因為營收和損益表資訊揭露 前後差了這麼多天,有不少投資人便常會被營收數據騙進場,傻呼呼地跟著追高,最後又因財報公布後的獲利「不如預期」,而跟著殺低賣出。
J3 w6 m) q5 C- E
3.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多少算高?不同產業的情況各異,無法一概而論,但同一產業的不同企業相比,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愈低的企業,經營績效相對較佳。倘若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呈現逐年或逐季下降的情況,就表示營業毛利有上升的趨勢,自然更具投資價值。
2 P# J) d1 T6 f5 C
7 |& c# j3 s: ?. @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