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彭明輝:被媒體掩蓋事實
[列印本頁]
作者:
睿依依
時間:
2014-2-28 08:32
標題:
彭明輝:被媒體掩蓋事實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 ... ew/20140223/349316/
w* @ Z' u2 f: N- n
) @ k" p6 h) J5 L# @* {! n ~4 Y
彭明輝
& A( V) s* _9 O( I F% @
$ o7 J, r8 p6 X4 `3 a7 e1 w# ~
關於台北市長候選人,真正值得關心的是:誰最具有擔任台北市長的人品、構想與能力。偏偏,你在電視和報紙上最難獲得的就是這方面的訊息。就拿媒體最愛報導的柯文哲和連勝文為例,他們都有很值得被認識的能力、抱負和人格特質,也很有機會進行一場台灣罕見的良性競爭,但是他們卻幾乎都是被當作娛樂新聞或八卦新聞的主角在報導,頂多搭配一下選盤分析,使得選民根本無法認識這兩人真正的抱負與能力。繼續如此下去,這場選舉很可能會以鬧劇、對立、仇恨收場,而台灣的民主也將淪為可悲的兒戲。
1 |1 I: \, f3 K
: C7 o( A5 W, T X
柯文哲名氣大到媒體整天尾隨在後,經常有談話節目以他為重點話題,各種評論文章更是車載斗量。但是,關於柯文哲的市政理念與能力,你到底知道多少?我上網查了半天,只查到他在「市政理念及顧問團隊」記者會上公佈的五大願景「公義社會美麗城市、杜絕浪費改善赤字、用人唯才廉能效率、便民利民安全和諧、打破藍綠務實共進」,四十個字,沒有具體內容。但是如果你去查 YouTube 關於柯文哲的影片,他在記者會裡談信仰與哲學對政治人物的重要性,談他的市政理念;在「這個國家瘋了,人民怎麼辦!」的演講裡,他從湯恩比的歷史觀去看台灣的歷史與過去,分析民進黨與台灣的困境,也談如何用「台灣共識」突破兩岸的僵局與困境。關於選戰,他甚至提出「戰爭要有道德的正當性,否則無法突破45%的基本盤。」他不只會講笑話,也會講大格局的思考與策略。
, T! O9 ^% S/ ~% P/ l% @, T% g
$ b8 i! g7 b5 i; p; g/ o
柯文哲絕對不是一時衝動跳出來鬧著玩的人,更不是沒有深入思考過台灣政治與社會問題的人。他要打一場高水準,可以促進台灣社會進步的選戰,因此他絕對有值得大眾關心的話要說,可是電視和報紙卻不報導他的正經面,以至於讓他看起來像是清新可愛的頑童,有時候像是智商超高的脫口秀藝人,有時候像是除了盲從阿扁之外對政治一無所知的人。就此而言,媒體對不起讀者和觀眾,沒有善盡告知的責任。
* k2 t; }6 J- m) [0 B/ [
, u* j4 B x* e. p
至於藍營媒體曝光率最高的連勝文,你又對他了解多少?官二代,有人建議他搬出帝寶,還有呢?蔡依珊有幫夫運?值得關心的新聞只有一條:據傳歐晉德將出任連陣營總顧問。
( p) a" [% r5 q1 x, q
7 R& a, y/ d- b: r; U2 c
連勝文真的是除了家世和緋聞之外別無值得報導的嗎?連勝文是輔仁大學法律系學士,大學聯考成績遠不如柯文哲,
但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博士的學位也不是用錢就可以買到的
。國民黨中常委的地位也許跟家世有關,但他在國民黨青年黨團所花的心力和歷屆選舉的輔選造勢可都是流血流汗累積起來的,我還沒看過國民黨權貴出身的政治人物誰曾像他這麼辛苦地付出與經營。他擔任過奇異公司亞太創投執行董事和摩根史坦利投資銀行副總裁,這些位置或許跟家世有關,但恐怕也必須有一定的實力配合。至少我很篤定一件事:悠遊卡原本是個沒人要、沒人用的東西,是在他手上才突破困境,變成具有多種用途的塑膠錢包,今天悠遊卡才有機會發展成在北台灣到處可以通用。
5 F& s% T% o* l/ [; V' ] Y* q( p
+ K; z: [8 q7 @+ V I/ t; }
此外,
台北市長最重要的能力是識才之能與用人唯才的胸襟,而不必然要自己是最聰明的人。歐晉德是我心目中藍營最幹練的人才,他的加入對連勝文的執政能力是很大的加分。因此,關於連勝文,值得談的正經話題很多,沒必要在雞毛蒜皮的問題上打轉。就連勝文的案例而言,媒體照樣沒有善盡告知的責任。
; k% R: ?1 F$ _# K3 n! w/ V
* l3 F. r, m9 N
有人說:不管連勝文今天完成的事有多了不起,都是靠著連家的官商人脈。但是,假如連勝文願意用連家勢力解決台北市多年難解的宿疾,為台北市造福,那有什麼好反對的?重要的不是他的出身,而是他的人品、心願與能力。只要他所做的事對台北好,管他是什麼出身?
( L# F3 l. U, u4 g+ _
0 l$ t1 z4 O' g+ ~! {/ o
反過來說,柯文哲心裡永遠是扁迷,那又如何?關鍵在於他有沒有熱情和能力來為台北市民謀福利。
3 t. Q7 v2 D: T. G' h0 G4 Y4 K9 k
0 D5 } A: G. B8 k* z
假如藍綠媒體立場鮮明而不願意公平報導對方候選人的新聞,那為什麼不能認真報導自己陣營的候選人?假如兩陣營的媒體在初選過程中認真討論黨內人選特質,以及台北市長人選應具備的「條件」,中立選民就有機會在這過程中獲得對市政瓶頸與待解問題的認識,以及深入認識各陣營的候選人。這對藍綠陣營擴大基盤不是都有利嗎?
! ^, f/ b. Z, p1 u
+ N* F/ U' d! Q4 Q1 d) H8 ?3 O+ M
媒體失職,沒有用足夠長的時間與充分的資訊向選民分析台北市所面臨的問題,市長與市府團隊所需要具備的條件,以及候選人與執政團隊的特質,這樣要選民如何投票?
/ c# ?9 Y) F* n. z: I- y$ d' J
, a& J! k; F3 r, ^$ s
美國大法官Potter Stewart 在1974年的演講中說: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首要目的是「在政府既有的三權分立之外,創造第四個相互制衡的機制」,這是媒體「第四權」的由來。但權力來自於責任,因此媒體具有「告知選民關鍵事實,以利選民監督政府與政治人物,並進行選賢與能的投票」。
% K/ A9 r0 B+ F ^0 F3 Y
( R3 k; O1 I0 h. u
若欠缺媒體的有效監督與充分告知,三權分立的間接民主很容易流為兩黨分贓與爛蘋果的比賽,而選舉將猶如兒戲或鬧劇,民主更將毀於一旦。
/ y" c n! f6 V( K- ?! U2 g" L
* N0 e$ o, v8 g9 _3 W
很不幸地,近年來媒體嚴重疏忽與第四權相對應的責任,使選民變得盲目,所有重要的選舉猶如蒙著眼睛在瞎鬧,或者用藍綠的有色眼鏡看候選人與選舉,而對於國家的問題與危機一無所知,對候選人的適任性也嚴重欠缺資訊。有這樣的媒體與選舉機制,無怪乎選民都是在陳水扁和馬英九當選連任後才看清他們真正的能力,並因而讓台灣失去將近二十年的發展機會。
4 s3 S" U# G) `* E6 ~* [: c
5 N; b6 r# p% n) c: O
面對目前各種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長期困境,我們真的要繼續任由媒體這樣敗壞下去,或愚弄選民嗎?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