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藥丸為何都是花花綠綠的? [列印本頁]

作者: tracytsao    時間: 2013-11-26 06:48
標題: 藥丸為何都是花花綠綠的?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3-11-26 07:24 編輯
) I8 j% r! c* ]
  B" ~- F2 s  @5 d5 J【藥丸為何都是花花綠綠的?】
  B4 r+ J9 H: U藥的英文學名落落長,依化學成分組合而成的英文,一般人不僅看不懂,連要怎麼讀,可能都有困難。很多人都依藥品的顏色、形狀來分辨認藥,但相同顏色、類似形狀的藥可能有成千上百種,如果光是說「圓圓、白色的」藥丸,恐怕很難找到。
. _2 r0 c4 |  k# |; n4 ~每個人都有吃藥的經驗,但很少人知道,為什麼藥丸會有五顏六色?藥品的顏色其實有很大學問,除了辨識區分,還有一些小故事。  2 [: S6 p2 ~, E( m
大部分藥品的「原色」是白色,但藥品種類千百種,許多藥品的形狀、尺寸大同小異,尤其同一家藥廠的產品,或同一成分、不同劑量的藥,如果形狀都差不多,為了避免調劑、用藥時混淆出錯,有些藥品會特別上色來區別。 4 P, T& a! R# |8 Z2 M0 V
將藥品上色不成問題,但顏色要怎麼選擇?不能完全天馬行空、自由發揮。有些色素會影響藥性,例如黃色五號可能引發某些人的過敏反應,以往便曾有案例,病人服用後出現奇怪的副作用,研究了半天才發現,不是藥的成分有問題,而是色素選得不對。 1 b3 d9 {2 @  m* L8 w) a0 O
此外,藥品用色也會影響病患的觀感;中國大陸便曾作過一項研究,調查一千多名內科住院病患,結果發現,患者最中意的藥品顏色前三名是白色(41%)、淺黃(23%)、淺紅(17%),顯示鮮明的淡色系藥品外觀最能搏得病人信賴;相較之下,紫、黑、棕等深色系,被認為外觀怪異,較不討喜。 0 p& r' I! k; ]# h1 g4 j/ m
的確,若注意市售藥品顏色,較淡的亮白色系為主流,而顏色太重的紫色、黑色、咖啡色藥丸相對罕見。
  X4 n1 }2 c' {0 q/ u藥品顏色也會影響患者用藥意願;曾有精神科患者,對於紅色或橘色等顏色鮮艷的藥會存有戒心,以為是毒藥,不敢服用,大部分精神科用藥幾乎都得保持樸素外貌,讓患者願意服用。 # h% F. |# Y) A. \' n$ X  d; d
但有些藥品則基於商業宣傳的考量,刻意選擇特殊顏色,最明顯的例子如治療陽痿用藥「威而鋼」,外觀採用一般藥品少見的藍色,除了呼應製藥公司輝瑞藥廠的企業代表色,用「藍色小丸子」的名號打響知名度。 ( x2 o2 a2 |- c1 D8 W4 f
另一種治陽痿藥「樂威壯」,也是選擇了一般藥品少見的橘紅色,以其近似火焰的顏色,給人熱情的印象,在行銷上也主打「重燃生命之火」的口號,以求能急起直追、瓜分市場。 % \* q! i  r; }
不過在專家眼中,藥品顏色其實還有另一重要的作用,即辨別藥品是否已變質;像原本白色的藥品變黃、出現斑點,可能是吸濕潮解、氧化作用、或接觸日光而起化學反應,有變質之虞,最好避免使用。
2 S# a; r- F% u/ E$ i5 F但有些藥品,如維他命C,本來是白色,存放時間稍長會變成淡黃色,此時其成分雖變,但在胃酸的環境下,仍可轉變成維他命C,還可服用;若顏色已成棕黃,就不能再吃了。 6 ^( L  [3 E! v! c
  j$ |' B' e  I: f9 W; y
有些人擔心,藥品上色一般需要使用色素,會不會對身體有影響。實際上,食品和藥品常用的色素分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兩大類,常用的天然色素有焦糖、葉綠素、胡蘿蔔素、甜菜紅和氧化鐵等;合成色素只有經過嚴格的安全性試驗,證明對人體沒有明顯的毒性作用,才能被批准為藥劑上色用料,一般對身體影響不大。
( U4 q4 Z& U/ ~+ `* A( x: I1.遮光,避免變質。
; R9 s8 u0 o0 Y  ?3 m) o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詢問自己吃的藥為什麼褪色,那是因為”部分藥品出於避光保存的要求,其所用膠囊需要添加遮光的食用色素,膠囊著色也是便於患者在服藥時易於區別。大多數可食用的合成色素都是水溶性色素,故遇水溶解屬正常現象。”色素或多或少有遮光作用,膠囊中常加入著色劑和遮光劑防止光線透過,對提高光敏感活性成分的穩定性有益。4 g0 Z2 g8 @4 A8 K$ k) G
2.著色,和其他藥品相區別。
: T0 D1 j4 o0 p6 \% O7 e" L+ y" F不少患者,尤其是慢性病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不同的顏色也能有助於患者區分不同藥品,避免漏服或誤服。
- R0 V7 z& A1 q- s3.減少兒童服藥畏懼感。
# m( l% I4 d0 t2 J( o藥品上色可以使藥物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某些供兒童服用的製劑,有淺黃、橘黃等顏色,甚至有小動物圖案,更加接近糖果的感覺,目的是增加對兒童的吸引力,以減少他們的畏懼感。
5 _7 O' y/ a5 [' e4.判斷是否過期。
- v2 j) I4 v& o$ c+ c7 l& Z+ S如果藥品沒有變質或沒過有效期,遵照醫囑服用藥品,藥品上的色素是不會對身體有影響的。相反,如果藥物本來鮮豔的顏色變淡或變色,都可能提示藥物變質,此時建議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生或藥師。( m! ^# z: ~/ L6 [% K# W6 [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本身是白色的藥品,例如維生素C,顏色變黃,應當懷疑其失效,不宜再吃。某些藥本身是透明的,如果顏色沒有明顯改變,但變得不再透明,也最好不要服用。
1 C: v9 t1 G5 I. A- t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