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有安裝"地震阻尼"的[國際學舍,新六藝,耕讀... [列印本頁]

作者: marquis    時間: 2013-11-1 10:45
標題: 有安裝"地震阻尼"的[國際學舍,新六藝,耕讀...
本帖最後由 marquis 於 2013-11-1 10:54 編輯

如題:

昨天晚上的強烈地震,真有無處可逃,無可奈何之感。

但是對於"國際學舍","新六藝","耕讀園"等有安裝"地震阻尼"的社區地震? 不知反應如何?

新聞報導: 101樓頂的"地震阻尼球"都搖擺了20公分左右,那遑論普通的建築了。

請各位區內的鄰居,不吝反應。

ps: 以往在北台灣,地震發生的頻率不強。推測類似強烈地震,在未來只會愈來愈嚴重。
作者: 傑特    時間: 2013-11-1 10:50
本帖最後由 傑特 於 2013-11-1 11:03 編輯

是心六藝!

搖晃得很順利^^

雖然感覺搖晃很大  可是沒有鋼筋水泥 拉扯擠壓的可怕聲響


作者: Linsan    時間: 2013-11-1 10:59
國際學舍, 是國際館嗎?
作者: marquis    時間: 2013-11-1 11:07
Linsan 發表於 2013-11-1 10:59
國際學舍, 是國際館嗎?


是緊鄰北大的國際學舍,位於大學路。


作者: 六爺    時間: 2013-11-1 11:34
裝有阻尼器的結構物,其結構設計強度檢討可以比一般無裝設的結構設計強度低,
所以經過地震後(有點強度的),應該要檢視阻尼器的消能狀況(阻尼器破壞來吸收變位能量),
破壞了一定要更換,若否...下次再來個強震,必然失去其消能意義,故....
所以,裝有阻尼器的結構物,每經過一次地震一定要檢視喔!!包在牆壁的,就打開來看吧!
作者: scentiye    時間: 2013-11-1 12:58
請問 為何說:以往在北台灣,地震發生的頻率不強。推測類似強烈地震,在未來只會愈來愈嚴重。
作者: IFA-Jansen    時間: 2013-11-1 14:17
包在牆壁怎麼打開來看啊?
作者: andy0702    時間: 2013-11-1 14:23
我曾經看過心六藝&濟弘四期,
心六藝採用日本住有制震系統,但只有大樓1 ~ 4 樓加設制震壁,不是整棟
而濟弘四期後棟(非面學成路)地上建築物沒有看到制震器(可以從外面看建案兩側內部,看不到黃色的鋼骨制震器。面學成路那一棟則清楚看的到),並不是整個社區都有

我對建築結構不懂,只是一直以來心中很納悶這樣的制震系統是否完善
作者: marquis    時間: 2013-11-1 15:19
scentiye 發表於 2013-11-1 12:58
請問 為何說:以往在北台灣,地震發生的頻率不強。推測類似強烈地震,在未來只會愈來愈嚴重。 ...


請參照台灣地震烈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 ... 7%E5%88%97%E8%A1%A8

其中災害性地震所列,極少數發生在北部,既使有,也只在宜蘭地區。

所以說;北台灣的地震發生頻率低。上一次發生在台北的地震,是在1909年4月15日,7.3級,122棟房屋全毀。

入住北大後,碰過較大的地震,就有三次。但昨天的震度,讓住在高樓層的人,有無可奈何的感覺;電梯不能搭,隨時可能有停電的壓力。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ltime/110110/112013103100693.html




作者: 1980ru    時間: 2013-11-1 15:34
我也是心六藝~~晃動大但只有牙膏摔下來
心六藝採用日本住有制震系統,但只有大樓1 ~ 4 樓加設制震壁,不是整棟
我也在想那這樣住高樓層的有效果嗎?
我也不懂建築

作者: Olga    時間: 2013-11-1 15:43
我是心六藝十五樓,搖的算大,但我們家沒有任何東西掉落。
作者: 六爺    時間: 2013-11-1 17:57
制震器,若不是 1. 可打開檢視  2. 整棟配置(X向、Y向) 3.定期維護
則就是建商拿來銷售的工具!!沒有實質效果,沒加分,只有減分!!
作者: 三峽美女166    時間: 2013-11-1 20:13
三峽的地很硬, 921都沒事, 免驚啦!
作者: Twcyer    時間: 2013-11-2 00:53
三峽美女166 發表於 2013-11-1 20:13
三峽的地很硬, 921都沒事, 免驚啦!

三峽的地很硬?有根據嗎?
作者: dingding    時間: 2013-11-2 02:18
Twcyer 發表於 2013-11-2 00:53
三峽的地很硬?有根據嗎?

海山堡計有三角埔莊、口仔寮莊、潭底莊、圳岸腳庄、彭福莊、埤內坑莊、橫仔溪莊(按為橫坑仔莊之誤)、山子腳莊、石頭溪莊、三塊厝莊、崙仔、柑園(以上十二莊為今樹林鎮)

石頭溪:乾隆二十一年(1756)客家人所闢,因沿河南北,多卵石堆積,故名。其莊名已見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續修臺灣府志,曰『石頭溪莊,距廳九十一里』。乾隆三十五年(1770)泉州人來此闢地。四十二年(1777)閩粵械鬥,粵人悉去。

http://szt3d.ntpu.edu.tw/taipei/d/c/c_1/c_1_002.html#

柑園:清乾隆年間,大嵙崁溪(今大漢溪)氾濫成災,水退去後,大嵙崁溪(今大漢溪)溪底的石頭看的清清楚楚,遂將大嵙崁溪(今大漢溪)南側之聚落稱為「石頭溪」。乾隆中晚期,粵籍移民入墾,於此廣植柑樹,所以此地又稱作「柑園」。

作者: Twcyer    時間: 2013-11-2 09:51
dingding 發表於 2013-11-2 02:18
海山堡計有三角埔莊、口仔寮莊、潭底莊、圳岸腳庄、彭福莊、埤內坑莊、橫仔溪莊(按為橫坑仔莊之誤)、山 ...

感謝提供珍貴資料.值得反覆研讀.功德無量....
作者: 三峽美女166    時間: 2013-11-6 10:46
哈哈哈,我也順便增加知識, 感恩喔!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