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產後媽媽5大病痛!護理照護這樣做 [列印本頁]

作者: 三樹    時間: 2013-8-19 11:24
標題: 產後媽媽5大病痛!護理照護這樣做
產後媽媽5大病痛!護理照護這樣做' P% ~) D7 m) E+ ]( o
華人健康網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8月17日 下午12:15
  p# k$ k7 ?- d+ X+ q, g
- [1 O1 S' Q" y* W5 a6 _% S6 [  J1 d, y. J+ F
婦女懷孕過程艱辛,產後更會面臨許多病痛。調查指出,乳腺炎、傷口感染、子宮收縮不良、腰痠背痛,以及產後憂鬱等,都是產後媽媽常見的5大症狀,婦產科醫師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婦女坐月子期間,專業又貼心的陪伴,可大幅降低產婦身心壓力,遠離產後5大病痛威脅。
' m. H( t2 R9 W- S! X# ]/ U; k9 `8 d6 V( E  F/ O
國泰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蔡明松指出,剛生完寶寶的媽咪,最需要的是休息與調理,因此產後的護理照護很重要;而產後婦女個人化的專業衛教,教導包含正確餵哺、如何擠乳、乳腺排空,以及乳房按摩技巧等,可有效降低乳腺炎發生機會,並提高哺餵母乳的成功率,大大減輕媽咪的身心壓力。) H$ H7 P- Y0 X* h! U( b! ~, H
產後5大病痛 護理照護
, Z( U1 p5 p, T. F$ m1.乳腺炎:多發生在分娩後數星期內的哺乳婦女身上,但偶而也會有在生產後數個月後才發生。發生原因多與餵奶次數減少,含奶姿勢不正確、乳頭受傷、奶水過多,或是乳線管阻塞、營養不良,以及貧血有關。
. Z, t9 B/ C. Y2 O【護理照護】:媽媽仍可持續餵奶,但要多休息、乳房採冷熱敷交替運用、用不同的姿勢餵奶、多吃營養的食物增強免疫力。要經常哺餵已受感染那邊的的乳房。有少數、沒有妥善處理的乳腺炎可能惡化成乳房膿瘍,乳房膿瘍的處理就需要外科手術引流。
; x6 @+ l1 p' L$ w3 n. f" h( U2.產後傷口感染:不論是剖腹產或自然產,產後都有傷口需要小心照護,避免受到細菌感染而造成身體不適。傷口若能癒合良好,也有助整體的復原狀況;自然產在會陰部位有傷口,而剖腹產則在腹部留下傷口,2種傷口都需要小心照護,以避免受到細菌感染,影響產後復原的狀況。9 N& I/ n9 p' y, I' t0 m
【護理照護】:在傷口癒合前,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傷口的清潔,避免細菌在此滋生。每次大小便後,應以煮過的溫開水裝入沖洗器內,由前往後清洗,維持會陰部的清潔。產後第2天起,可在醫護人員指導之下,用溫水坐浴,也能有效減少傷口疼痛。
9 M2 D! G2 s) H' Z3.腰酸背痛:根據統計,有相當比率的產婦在產後都會有腰痠背痛的症狀,有些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甚至因為酸痛影響到日常的作息。
& s. B' ~( Y* x【護理照護】:媽咪如果對於懷孕的生理變化和生產過程有充分瞭解,產前和產後維持適量而持續的運動,不但可以促進身體健康,減少懷孕期間身體的不適症狀,更可使生產過程更為順利,更有助於產後身體的恢復,減少併發症。( o+ M2 p3 H+ _1 E  f3 S1 W- O
4.子宮收縮不良:不少孕婦生產之後會出現子宮沒有下降,子宮未恢復原本大小及子宮向後傾等現象,這種症狀叫「子宮收縮不良」,是一種常見的產後併發症。* _, w% B8 K$ T& M! ]
【護理照護】:90%的產後異常出血跟子宮收縮不良有關。子宮收縮不良是產後子宮鬆軟及大出血後下的診斷,這時醫師必須適當排除及治療其他可能同樣有大出血的可能性,比如說陰道或子宮頸裂傷、胎盤殘留或植入胎盤等。若排除掉這些因素後,仍然有大出血情況,必須立刻按摩子宮促進收縮,並且使用子宮收縮藥物。; x. t# n( ]( [9 o8 S4 V1 Q2 ^
5.產後憂鬱:內政部最新統計,隨著初婚年齡延後,國內女性生第1胎的平均年齡,去年增加至29.9歲,30歲以上才生第1胎者占45%,尤其不少人成為高齡產婦之後才生育,臨床觀察,高齡才生首胎的婦女以及新手爸爸,是產後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S! X0 v) c& _; {/ K【護理照護】:產後媽媽因身體、社會、心理因素,常會出現情緒低落、沮喪及焦躁等症狀,據統計約有10%至15%的媽媽會由產後鬱悶,發展成產後憂鬱症,要避免情緒每況愈下,充分的休息、勤於和家人分享心情,加上尋求專業協助是告別產後憂鬱的不二法門。
& k2 y$ [1 ]4 p2 Yhttp://tw.news.yahoo.com/%E7%94% ... 1%9A-041523209.html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